[实用新型]一种核电厂核燃料余热导出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032264.3 | 申请日: | 2019-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3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 发明(设计)人: | 皮月;李博;于沛;姚亦珺;赵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21C15/18 | 分类号: | G21C15/18 |
| 代理公司: | 11311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田明;任晓航 |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核电厂 截止阀 余热 冷却 换热器 导出 乏燃料 冷却液 核燃料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本实用新型 并联设置 导出系统 流经方向 使用效率 循环回路 依次设置 冷却泵 冗余性 止回阀 并联 反应堆 堆芯 机组 上游 配置 投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厂余热导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厂核燃料余热导出系统,用于导出核电厂的反应堆的堆芯和乏燃料池中的余热,其特征是:包括并联设置的四条冷却列,所述冷却列的上游、下游连接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和乏燃料池形成冷却液的循环回路,每条所述冷却列上沿冷却液流经方向依次设置一个泵前截止阀、一个冷却泵、一个泵后止回阀、一个泵后截止阀、一个换热器前截止阀、一个换热器、一个换热器后截止阀。多条冷却列并联的配置方案,提高了核电厂机组的冗余性和安全性,集中了核电厂的核燃料余热导出功能,提升了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了投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厂余热导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厂核燃料余热导出系统。
背景技术
乏燃料池冷却系统和余热排出系统是核电站的重要辅助系统,对于保持核电站、乏燃料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应需特别注意的是,目前普遍商运的压水堆多参考了法国CPY堆型,其余热排出系统、乏燃料池冷却系统的设计均基于了部分堆芯换料的管理方案。停堆换料期间,部分堆芯停留在换料水池内,达到燃耗的乏燃料卸至乏燃料池内。为了保证安全,停堆换料期间,余热排出系统和乏燃料池冷却系统需持续稳定运行。现有的核电厂核燃料余热导出系统,包括一个乏燃料池,一个换料水池,一个燃料转运舱以及一个燃料装载井。每个相邻的水体之间都设有水闸门。水闸门设有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装置包括一个抗震的压缩空气储罐,能保证失气状态下水闸门的密封。乏燃料池与燃料转运舱以及燃料装载井之间的水闸门气密性装置设有带保险的放气口,可以保证在乏燃料池液位下降工况下,通过连通乏燃料池和转运舱以及装载井水体,达到为乏燃料池补水的目的。
随着换料装备技术的发展,核电厂基本采用了整堆倒料的换料方式。这缩短了换料大修时间,提升了核电厂的经济性。此时,余热排出系统可以停运并使得检修难度降低,但乏燃料池冷却系统需持续运行。甚至由于全部堆芯燃料组件进入了乏燃料池,造成了乏燃料池热负荷短时间大幅升高,原一用一备的系统配置方案不再能满足冷却要求,而必须采用两列同时运行的方式才能满足要求。这就造成了乏燃料池冷却系统冗余度的降低,隐性上对乏燃料贮存造成风险。
而由于空间有限,目前主流的改进方案为增加一台乏燃料池冷却泵或增加一个冷却列,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冗余度,但能动冗余度并没有得到完整的提升,同时由于改造的工作量相对较大,余热排出系统运行时间短,造成设备利用率低以及运行投资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乏燃料池冷却系统和余热排出系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集成化的核电厂核燃料余热导出系统,即适用于新建核电厂的应用,也适用于在役核电厂的改进,具有冗余度高,运行方式灵活,设备利用率高,投资成本低等优点。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核电厂核燃料余热导出系统,用于导出核电厂的反应堆的堆芯和乏燃料池中的余热,其中,包括并联设置的四条冷却列,所述冷却列的上游、下游连接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和乏燃料池形成冷却液的循环回路,每条所述冷却列上沿冷却液流经方向依次设置一个泵前截止阀、一个冷却泵、一个泵后止回阀、一个泵后截止阀、一个换热器前截止阀、一个换热器、一个换热器后截止阀。
进一步,
所述冷却列包括第一冷却列、第二冷却列、第三冷却列、第四冷却列;
所述第一冷却列包括第一泵前截止阀、第一冷却泵、第一泵后止回阀、第一泵后截止阀、第一换热器前截止阀、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后截止阀;
所述第二冷却列包括第二泵前截止阀、第二冷却泵、第二泵后止回阀、第二泵后截止阀、第二换热器前截止阀、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后截止阀;
所述第三冷却列包括第三泵前截止阀、第三冷却泵、第三泵后止回阀、第三泵后截止阀、第三换热器前截止阀、第三换热器、第三换热器后截止阀;
所述第四冷却列包括第四泵前截止阀、第四冷却泵、第四泵后止回阀、第四泵后截止阀、第四换热器前截止阀、第四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后截止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322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居家医疗网络终端机
- 下一篇:一种钠冷快堆中间回路非能动事故余热排出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