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筋间距卡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31965.5 | 申请日: | 2019-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69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彭富良;王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盛业地下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4G21/12;E04G21/18 |
代理公司: | 11508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志龙<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1082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尺 动尺 本实用新型 定位片 钢筋 辅助装置 滑动连接 建筑施工 位置限定 限位组件 定位槽 钢筋笼 卡位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辅助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钢筋间距卡位器,包括带有刻度的定尺,定尺上滑动连接有带有反向刻度的动尺,所述定尺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动尺进行位置限定的限位组件,所述动尺和定尺上均安装有定位片,所述定位片上开设有供钢筋放置的定位槽。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钢筋笼质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辅助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筋间距卡位器。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工程中,桩基工程属于基础工程,桩基施工时,钢筋笼制作质量好坏决定了成桩质量的优劣。
现有的钢筋笼制作,会在钢筋上画线定间距,工人按照工作中所积累的工作经验,凭感觉确定钢筋间距。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工人只是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确定钢筋间距,容易导致钢筋间距不均匀,影响整体钢筋笼的感官质量和成型质量,使得最终成型的钢筋笼存在质量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钢筋间距卡位器,具有提高钢筋笼质量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筋间距卡位器,包括带有刻度的定尺,定尺上滑动连接有带有反向刻度的动尺,所述定尺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动尺进行位置限定的限位组件,所述动尺和定尺上均安装有定位片,所述定位片上开设有供钢筋放置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将一根钢筋放置至位于定尺上的定位片的定位槽中,然后带动动尺移动,通过刻度判定动尺的移动距离,当动尺移动至规定距离处时,通过限位组件对动尺的位置进行限定,然后将另一根钢筋放置至位于动尺上的定位片的定位槽中,从而完成两根钢筋之间的间距确定,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间距的确定,使得钢筋间距较为均匀,从而提升了制作出的钢筋笼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尺上开设有滑动腔,所述动尺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腔内,所述定尺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滑动腔连通,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定尺上的定位螺母、与所述定位螺母螺纹连接的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的一端穿设在所述定位孔中且与所述动尺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人需要对动尺的位置进行限定时,工人转动定位螺栓,定位螺栓转动后再螺纹的引导下朝动尺移动并抵紧在动尺上,从而完成对动尺位置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片通过第一定位组件安装在所述定尺上,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定尺上的第一定位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定尺上的第二定位板和固定螺栓,所述定位片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之间,所述固定螺栓同时贯穿所述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和定位片,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和定位片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定位件使得定位片较为稳定的位于定尺上,当需要跟换不同的定位片时,只需解除固定螺栓对定位板的限制,从而方便了定位片的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片通过第二定位组件安装在所述动尺上,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动尺上且与动尺固定连接的安装基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基座上的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基座上的第二安装板和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同时贯穿所述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定位片,所述安装螺栓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定位片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定位件使得定位片较为稳定的位于动尺上,当需要跟换不同的定位片时,只需解除安装螺栓对定位板的限制,从而方便了定位片的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基座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定尺的截面形状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进行收纳时,动尺移动后,安装基座与定尺互相贴合,由于两者的截面相同,从而使得表面较为平整,从而减少工人由于凸出的安装基座而碰伤的几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盛业地下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盛业地下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319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