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磁敏弹性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31294.2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8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高伟;杨育梅;王省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83/04 | 分类号: | C08L83/04;C08L7/00;C08K7/06;C08K3/08;C08K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席勇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敏 形状记忆合金丝 螺旋结构 本实用新型 通电 复合 弹性基体 激励磁场 减震性能 力学性能 外加电场 振动领域 主动调节 焦耳热 端头 吸震 植入 磁场 调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磁敏弹性体,包括形状记忆合金丝和磁敏弹性体,所述磁敏弹性体包括磁敏颗粒和弹性基体,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丝置于磁敏弹性体内部,形状记忆合金丝呈螺旋结构,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丝的端头为通电接头,所述通电接头露于磁敏弹性体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磁敏弹性体中植入螺旋结构的形状记忆合金丝,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能通过产生的焦耳热调控形状记忆合金丝螺旋结构的吸震特性,螺旋结构产生的磁场可以作为磁敏弹性体的激励磁场,相应的改变磁敏弹性体的力学性能,主动调节结构的减震性能,从而使磁敏弹性体在冲击与振动领域具有更加突出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磁敏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磁敏弹性体。
背景技术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结构或产品的动态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而结构或产品所处的外部环境处于实时变化的状态,并且结构或产品自身以不同转速转动时产生的振动频率也在不断变化,这一特征使得传统的被动控制技术难以满足要求,迫使人们进一步寻求新的振动控制途径。振动主动控制技术由于具有效果好、适应性强的潜在优越性,成为当前振动工程领域内的高新技术,特别是近年来新型智能材料的出现和发展,为设计研制新型减振器提供了有力支撑。
形状记忆合金是具有形状记忆与超弹性等特殊性能的一类智能材料,可以通过内部温度与应力控制形状记忆合金的马氏体相变过程,从而实现结构的主动控制。
磁敏弹性体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等手段,将磁敏颗粒散布于固态或者凝胶状的基体中,在外加磁场或零场环境中固化后形成的新型智能材料,具有磁场可控且可逆的机械特性(刚度和阻尼),并且响应速度非常快,显示出良好的磁控力学性能;且因其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廉,已被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机械、航空航天、医疗、生物工程等领域中。然而,目前所研制出的磁敏弹性体仍存在机械性能不够好和磁致效应不够强的特征,并且其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外加磁场装置,使得整个装置具有较大的体积与重量,而且外磁场的应用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磁敏弹性体,通过在磁敏弹性体中植入螺旋结构的形状记忆合金,形成一种复合结构,大大增加了磁敏弹性体机的械性能与磁致特性,同时又减小了装置使用时的体积与重量,其应用更加灵活,更加适用于微小区域。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复合磁敏弹性体,包括形状记忆合金丝和磁敏弹性体,所述磁敏弹性体包括磁敏颗粒和弹性基体,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丝置于磁敏弹性体内部,形状记忆合金丝呈螺旋结构,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丝的端头为通电接头,所述通电接头露于磁敏弹性体外。
优选地,所述螺旋结构置于磁敏弹性体的中心位置。
优选地,所述磁敏颗粒在弹性基体内随机分布,所述磁敏弹性体呈各向同性。
优选地,所述磁敏颗粒在弹性基体内呈均匀分布或者呈层状分布,或者沿螺旋结构轴线形成轴向链状分布。
优选地,所述磁敏颗粒为铁磁颗粒或磁致伸缩颗粒,所述弹性基体为硅橡胶或天然橡胶。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磁敏弹性体中植入螺旋结构的形状记忆合金丝,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通过产生的焦耳热调控形状记忆合金丝螺旋结构的吸震特性,同时,形状记忆合金丝螺旋结构产生的磁场可以作为磁敏弹性体的激励磁场,相应的改变磁敏弹性体的力学性能,主动调节结构的减震性能,在功能上将两者的效应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使磁敏弹性体在冲击与振动领域具有更加突出的使用效果。本实用新型将两类智能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增加了磁敏弹性体的机械性能与磁致特性,不仅实现两者功能的互补,同时减化了磁敏弹性体的使用结构,节省材料,使得磁敏弹性体的应用更加灵活,更加适用于微小区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磁敏弹性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312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反射率窗膜
- 下一篇:一种钢结构耐高温防腐蚀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