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切边打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30055.5 | 申请日: | 201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4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史栋梁;詹发荣;彭汉兴;伍剑彬;廖钦林;刘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风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10/04;H01M6/00;B23D19/04;B41J3/40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0 | 代理人: | 陈琳 |
地址: | 526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边 打码装置 打码 电芯 本实用新型 控制模块 切边工位 切边模块 打码器 工位 夹紧 传送模块 电芯定位 电芯负极 传输带 打码机 工作台 耳侧 封边 切割 传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码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边打码装置,一种切边打码装置,所述切边打码装置包括,夹紧传送模块,用于夹紧电芯并进行传输;切边模块,用于对电芯负极耳侧封边进行切割,所述切边模块对应有切边工位;传输带,用于输送电芯;打码器,进行电芯打码,所述打码器对应有打码工位;控制模块,用于实现控制操作的控制模块;工作台,所述切边工位和打码工位均设置在工作台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切边打码装置,实现了切边和打码一体式操作,并且解决了电芯定位不准确、打码有偏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码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边打码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在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为了便于生产管理以及对产品的质量追溯,都需要对封装后的产品进行打码标识,尤其是对于聚合物电芯,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封装后的电芯进行打码标识,且打码的位置需要在电芯表面的指定区域,因此需要对电芯进行精准定位,其定位是通过电芯的负极耳侧封边边缘来定位的,而封装后的电芯负极耳侧封边边缘并不整齐,因此需要在打码前进行对电芯负极耳侧封边进行切边从而使得电芯的边缘整齐一致。
现有技术中,切边与打码为两道工序,是各自单独进行,且切边工序为人工操作,由于在进行人工切边时,聚合物电芯容易放歪,导致误差大、定位不准,从而导致打码位置不正,打码位置不正容易造成打码不全影响产品的可追溯性,甚至会出现破坏电芯密封性的情况。
因此,设计一种既可以进行切边又可以进行打码的切边打码装置一直是本领域重点研究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既可切边又可打码的切边打码装置,解决了由于定位切边误差大造成的打码位置不正,从而影响产品的缺陷。
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切边打码装置,其优选方案为:所述切边打码装置包括,
夹紧传送模块,用于夹紧电芯并进行传输;
切边模块,用于对电芯负极耳侧封边进行切割,所述切边模块对应有切边工位;
传输带,用于输送电芯;
打码器,进行电芯打码,所述打码器对应有打码工位;
控制模块,用于实现控制操作的控制模块;
工作台,所述切边工位和打码工位均设置在工作台上。
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夹紧传送模块包括用于夹紧电芯至切边工位的第一夹紧传送件以及用于夹紧电芯至传输带的第二夹紧传送件,所述第一夹紧传送件包括有第一夹爪与第一传送杆,所述第二夹紧传送件包括有第二夹爪与第二传送杆。
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切边模块包括电机组件和切刀,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以及电机输出杆,所述切刀通过电机输出杆与电机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切边模块设置在第一夹紧传送件与第二夹紧传送件之间,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切边工位上。
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用于实现控制操作的控制器和控制打码器的控制板,所述控制器和控制板均设置在工作台上。
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切边打码装置还包括用于纠正切边后的电芯摆放位置的纠偏装置,所述纠偏装置设置在传输带的一侧且与传输带平行贴合设置。
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第一夹紧传送件上还固定设置有一垂直于第一传送杆的横板,所述第一夹爪滑动连接在横板上。
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切刀为滚轮切刀。
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打码器包括打码头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前杆与底杆,所述底杆固定在打码工位上,所述前杆的一端与打码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杆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风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风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300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