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伺服控制的卷曲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029613.6 | 申请日: | 2019-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1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 发明(设计)人: | 蔡清来;殷守国;张文书;陈晓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信亿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B27/34 | 分类号: | D04B27/34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云川 |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过布辊 布料 驱动辊 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 卷曲机构 伺服电机 伺服控制 卷布辊 导向机构 方式设置 牵拉机构 速度一致 张紧状态 可转动 卷曲 卷布 牵拉 收卷 配合 转动 编织 施加 驱动 收入 | ||
本实用新型一种伺服控制的卷曲机构,包括机架、第一过布辊、第二过布辊、第三过布辊、驱动辊、与驱动辊配合进行收卷布料的卷布辊以及驱动驱动辊转动的伺服电机,第一过布辊、第三过布辊以及驱动辊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上,第二过布辊以可沿机架上下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机架上,在机架上设有用于引导第二过布辊上下移动的导向机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采用伺服电机能更好地和前道工序的牵拉机构配合,使得卷曲布料和牵拉布料速度一致,同时通过可以上下移动的第二过布辊可以对布料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布料处于在编织过程中处于张紧状态,更好地收入卷布辊中,提升卷布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伺服控制的卷曲机构。
背景技术
由于贾卡经编机对织布布面要求较高,需要布面在整个编织过程中处于张紧状态,否则会导致幅面出现长短不一,后续布料定型难以控制,导致出现较多的不合格品。传统的卷布机采用步进电机配合微动开关驱动卷布机,当布料张紧时,卷布辊碰触到上限微动开关时,步进电机停止工作,待布面放松,卷布辊由于自重碰触到下限微动开关时,步进电机开始工作,不断重复张紧、放松过程,此时布面由于张紧放松过程中,布面收缩方向不一,导致幅面长短尺寸不一。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卷布质量的伺服控制的卷曲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伺服控制的卷曲机构,包括机架、第一过布辊、第二过布辊、第三过布辊、驱动辊、与驱动辊配合进行收卷布料的卷布辊以及驱动驱动辊转动的伺服电机,第一过布辊、第三过布辊以及驱动辊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上,第二过布辊以可沿机架上下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机架上,在机架上设有用于引导第二过布辊上下移动的导向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导向机构为两个,分设在所述第二过布辊的两端,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架、设置在所述第二过布辊上的链轮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过布辊上的轴承,在导向架上设有沿竖直方向的导向槽,轴承可滚动地设置在导向槽中,在导向架上设有沿竖直方向的链条,链轮配设在链条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导向槽均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导向壁和第二导向壁,第一导向壁与第二导向壁平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第一从动辊和第二从动辊,第一从动辊和第二从动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第一从动辊和第二从动辊均通过传动链条与所述驱动辊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卷布辊架设在所述第一从动辊和所述驱动辊上,所述卷布辊设置在所述第一从动辊与所述驱动辊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引导所述卷布辊转动的导向板。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采用伺服电机能更好地和前道工序的牵拉机构配合,使得卷曲布料和牵拉布料速度一致,同时通过可以上下移动的第二过布辊可以对布料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布料处于在编织过程中处于张紧状态,更好地收入卷布辊中,提升卷布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前、后针床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前、后针床传动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前、后沉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假想地把沉降付臂从第一摆轴上移开);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梳栉摇架上摆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梳栉摇架下摆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信亿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信亿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296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