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无线智能充电发射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027960.5 | 申请日: | 2019-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66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 发明(设计)人: | 莫贵富;韦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云之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12 | 分类号: | B60L53/12 |
| 代理公司: | 53113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韦群<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创***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全桥 变压器隔离模块 本实用新型 降压整流 滤波模块 无线智能充电 电动自行车 充电技术 发射模块 无线充电 一端连接 转换效率 手机 电源 发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无线智能充电发射模块,属于充电技术领域,包括变压器隔离模块、降压整流滤波模块、MCU、功率全桥和LC谐振电路,变压器隔离模块的一端连接220VAC电源,变压器隔离模块的另一端通过降压整流滤波模块分别连接MCU、LC谐振电路和功率全桥,功率全桥还连接LC谐振电路,本实用新型采用功率全桥和LC谐振电路组合的方式完成无线充电信号的产生与发送,其转换效率高,性能稳定,同时还支持手机APP扫码以及GPS定位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动自行车无线智能充电发射模块。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是目前最流行的出行工具之一,现有的电动自行车大多采用有线方式进行充电,有线充电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1.有线充电方式,容易过载。电池在充满电的情况,存在继续充电的情况,过充使得电池容易造成损伤,甚至发热起火安全隐患。2.有线充电方式,电线容易过载。一个排插存在接多台电车的情况,一旦超过电线的承载能力,电线容易造成损伤,甚至发烫起火安全隐患。3.有线充电方式存在接触不良现象。充电过程中,插座和插头接触不良,会产生电火花,烧坏充电器。4.有线充电方式,直接连接220V,和充电器之间没有任何隔离。由于没有隔离,一旦存在短路等情况,220V电源还在源源不断地供应,有安全隐患。5.有线充电方式,乱拉线。可供充电的车位少,造成乱拉线充电现象。不但有安全隐患,还影响美观和市容。
因此无线充电方式逐渐进入日常生活,但是现有的无线充电器结构较为复杂,其发射模块转换效率低,因此有待于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无线智能充电发射模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自行车无线智能充电发射模块,包括变压器隔离模块、降压整流滤波模块、MCU、功率全桥和LC谐振电路,变压器隔离模块的一端连接220VAC电源,变压器隔离模块的另一端通过降压整流滤波模块分别连接MCU、LC谐振电路和功率全桥,功率全桥还连接LC谐振电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功率全桥输出为170kHz方波交流电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降压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电压为80V。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MCU上还连接有GPS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MCU上还连接有蓝牙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MCU上还连接有GPRS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功率全桥和LC谐振电路组合的方式完成无线充电信号的产生与发送,其转换效率高,性能稳定,同时还支持手机APP扫码以及GPS定位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云之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云之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279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