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退火炉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26363.0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3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龙占勇;沈晓琪;秦天;周凡;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33/04 | 分类号: | C30B33/04;C30B29/06 |
代理公司: | 11669 北京路胜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罗巍;黄玉霞 |
地址: | 214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片 输送装置 保温设备 加热设备 冷却设备 退火处理 退火炉 申请 保温处理 保温装置 加热处理 加热装置 冷却处理 冷却装置 使用寿命 退火过程 退火技术 温度可控 上电池 穿过 | ||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退火炉设备,属于电池片退火技术领域。该本申请提供的退火炉设备可以实现对电池片的退火处理,且退火过程中温度可控,具体包括电池片输送装置、加热设备、保温设备和冷却设备,其中:电池片输送装置穿过加热设备、保温设备和冷却设备,加热设备对电池片输送装置上的电池片进行加热处理,保温设备对电池片输送装置上的电池片进行保温处理,冷却设备对电池片输送装置上的电池片进行冷却处理。本申请通过将加热装置、保温装置和冷却装置结合,实现对电池片输送装置上电池片的退火处理,提高电池片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片退火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退火炉设备。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技术是很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一。但是太阳能发电成本目前仍然高于传统能源,严重制约了其应用。为此,产业界和科学界一直致力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降低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成本。
掺硼的P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占据光伏市场70%以上,但是该种太阳能电池在使用时会出现效率下降的现象,该现象被称之为光致衰减(英文:Light-induceddegradation,LID),其本质是晶体硅中的硼和氧结合生成硼氧对复合中心,该硼氧对极易俘获少子,使得少子寿命下降,效率降低,多晶电池衰减比例为1%至2%,而单晶衰减比例可达3%至5%。研究表明,预先使用一种特定的光源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对电池片进行辐照退火处理,会有效防止这种光衰现象发生。这一技术已经从理论上获得突破和验证,但是,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辐照退火处理,在太阳电池生产线上实现在线连续化生产,或者将LID降到1%以下或者更小,这就要求光源的强度足够大并且处理的温度要可控。因此亟需一种对温度可控的退火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于亟需一种对温度可控的退火炉设备,本申请提供的退火炉设备可以实现对电池片的退火处理,且退火过程中温度可控,具体包括电池片输送装置、加热设备、保温设备和冷却设备,其中:电池片输送装置穿过加热设备、保温设备和冷却设备,加热设备对电池片输送装置上的电池片进行加热处理,保温设备对电池片输送装置上的电池片进行保温处理,冷却设备对电池片输送装置上的电池片进行冷却处理。
通过将加热装置、保温装置和冷却装置结合,实现对电池片输送装置上电池片的退火处理,提高电池片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加热设备包括第一悬吊装置、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第一加热装置通过第一悬吊装置安装于机架上,且位于电池片输送装置的输送带上方,第二加热装置固定安装于输送带的下方。
利用第一悬吊装置将第一加热装置安装在输送带的上方,将第二加热装置安装在输送带的下方,可以实现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同时对输送带上输送的电池片的正面和背面进行加热处理,保证电池片的正面和背面的受热均匀,且保证电池片被充分加热,以满足LID的要求。
可选的,第一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加热灯箱,加热灯箱上朝向电池片的一面安装有加热灯管,加热灯箱上还设置有通风孔和抽风装置,通风孔设置在加热灯箱的侧壁上,被配置为向加热灯箱的腔体内通入空气,抽风装置安装在加热灯箱的侧边或端部,被配置为从加热灯箱的腔体内抽出空气。
利用抽风装置可以对加热灯箱处产生的高温区尽快抽风,从而使加热灯箱内的加热温度可调,进而将对电池片的加热温度控制在要求的合理加热范围。
可选的,至少一个加热灯箱设置为可拆卸式安装。
将加热灯箱设置为可拆卸式,便于替换其他的设备,比如保温机构等,在保温装置出厂后,也便于使用厂商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加热灯箱的数量和间距,适应性更强。
可选的,至少一个加热灯箱为一组,每组加热灯箱中的至少一个加热灯箱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位于所在加热灯箱的加热灯管位置处,对加热灯管位置处的温度进行探测,温度传感器还与后台的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感应到的温度调节加热灯管的发热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263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式扩散炉
- 下一篇:仿生式可折叠香蕉茎秆纤维提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