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路桥梁湿接缝施工用折叠式内挂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025442.X | 申请日: | 2019-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9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 发明(设计)人: | 杨臻;毛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臻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21/1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凯谦巨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3 | 代理人: | 丁剑 |
| 地址: | 0170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公路桥梁 作业板 固定块 内挂篮 湿接缝 折叠式 活动连接有 施工 固定绳 支撑框 施工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便于移动 固定作业 回收装置 活动连接 固定梁 伸缩杆 移动梁 支撑板 折叠 插接 滚轮 拉环 梁柱 套接 套筒 拆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路桥梁湿接缝施工用折叠式内挂篮,涉及公路桥梁施工技术领域,该公路桥梁湿接缝施工用折叠式内挂篮,包括作业板,所述作业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作业板的一侧设置有套筒,所述作业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伸缩杆。该公路桥梁湿接缝施工用折叠式内挂篮,通过设置固定绳,利用拉力固定作业板,回收装置时,拉固定绳与支撑板活动连接的一端便可以达到折叠作业板的目的,通过设置滚轮,使设备便于移动,梁柱、固定梁和移动梁之间通过设置插接和套接,使拆除该装置时更加简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公路桥梁湿接缝施工用折叠式内挂篮。
背景技术
目前桥梁施工时在完成梁体架设后,需进行湿接缝施工,即在梁缝之间灌注混凝土,把梁体横向连接起来,以使梁体相互固结成为一个整体,由于桥梁往往跨越山谷、河流,下部往往不便于架设支架,故湿接缝施工属于高空作业,其通常施工方法是:以木模作为湿接缝施工的底模,采用铁丝将木模吊挂于梁体底部平面上,湿接缝施工完后剪断铁丝,再将底模逐一敲落,亦有预留吊挂孔道以便于拆模的方法,而且随着现代桥梁施工技术的发展,桥梁高度逐渐增高,拼装式桥梁湿接缝施工的技术优越性也越来越重要,怎样使湿接缝的施工操作更安全便捷,且效率更高,成为桥梁施工的一项重要内容,现有的施工技术:一、需要人到梁底下进行施工,制作施工平台,从梁上通过爬梯到梁底下的工作平台上进行施工,二、用升降机械,形成操作平台,人员在操作平台上进行操作,这两种施工方法对模板安装或拆卸的运送都比较繁琐,对机械的要求较高,施工效率低,成本较高,且施工人员的安全度较低,桥下场地也受到限制,影响了桥下交通,现有技术三:一种桥梁湿接缝作业车,包括有车架、车轮、上抬梁、和底模,底模安装在湿接缝、下表面,车架和车轮组成在可沿湿接缝上表面移动的小车,小车与底模将湿接缝夹持在中间,车架上还设置有上抬梁,上抬梁处于湿接缝中心位置,通过穿过湿接缝的螺杆与底模连接,所述的上抬梁为槽钢结构,开口朝下固定在车架顶部中间,上抬梁水平沿湿接缝方向设置。
目前,现有的公路桥梁湿接缝装置整体活动性差,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平台比较费力,施工装置笨重,使用不便,不利于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公路桥梁湿接缝施工用折叠式内挂篮,解决了现有的公路桥梁湿接缝装置整体活动性差,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平台比较费力,施工装置笨重,使用不便,不利于推广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公路桥梁湿接缝施工用折叠式内挂篮,包括作业板,所述作业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作业板的一侧设置有套筒,所述作业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安全网,所述安全网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安全网通过固定柱与套筒插接,所述支撑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金属筒,所述金属筒的内壁插接有金属棒,所述金属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绳,所述固定绳远离金属棒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拉环;
所述支撑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梁柱,所述梁柱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绳梯,所述梁柱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柱体,所述梁柱通过柱体与移动梁插接,所述移动梁的外表面套接有固定梁,所述固定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凹槽,所述移动梁通过凹槽与固定梁套接,所述移动梁的两端设置有滚轮。
可选的,所述作业板的数量为六个,分别在支撑框的两侧,每二个作业板之间活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伸缩杆的数量是四根,分别活动连接在支撑框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固定绳的数量是十二根,每根固定绳连接在支撑框与作业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臻,未经杨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254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