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拟复合泡沫定层位调剖的可视化实验装置及其填砂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20888.3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39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李翔;徐国瑞;王晓龙;鞠野;刘丰钢;铁磊磊;郭宏峰;庞长廷;贾永康;杨劲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3/01;E21B4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陈丹;张奎燕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平板 注入管 插入槽 生产管 可视化实验装置 填砂模型 上板 下板 复合泡沫 可视化 定层 胶粘剂 层位封隔 复杂地层 平行设置 非均质 泡沫剂 注入层 窜流 复配 内腔 粘结 地层 申请 研究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模拟复合泡沫定层位调剖的可视化实验装置及其可视化填砂模型。该可视化填砂模型包括:两块透明平板、注入管、生产管、上板和下板;两块透明平板平行设置;注入管和生产管分别设置在两块透明平板之间的通道的上侧和下侧,注入管和生产管均具有插入槽,注入管的插入槽中设置有层位封隔条;上板和下板分别设置在两块透明平板之间的通道的上侧和下侧;两块透明平板、注入管的插入槽、生产管的插入槽、上板和下板通过胶粘剂粘结在一起,形成内腔。本申请的可视化实验装置能够准确模拟复杂的非均质窜流地层中的环境,研究复杂地层不同注入层位对整体调剖效果的影响,完成对新型复配泡沫剂的调剖效果的精确评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但不限于一种模拟非均质窜流地层中复合泡沫定层位调剖的可视化实验装置及其可视化填砂模型。
背景技术
渤海部分油田的水驱开发效果逐年变差,部分井组或区块已进入中高含水期,“控水稳油”难度逐渐加大,含水率高等关键问题突出。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海上油田生产层系复杂,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后,储层层内、层间矛盾突出,注入水窜流严重。现阶段,注入水低效或无效循环现象越来越严重,治理难度也逐步加大,影响油田的长效开发。
虽然目前油田进行了水井调剖工作,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含水上升速度,但经过多轮次的作业后,效果越来越差。复配泡沫剂的调剖效果较好,并且适用于复杂条件下的调剖工作。复配泡沫剂的协同效应已经逐渐成为石油开采工业中日趋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对于“笼统注水”开发方式的海上油田,复杂地层不同注入点对复合泡沫整体调剖效果的影响还不是很了解。这对于复杂地层条件下的新型复配泡沫剂的调剖效果的实验室评价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对应地,需要研发能够模拟复杂地层条件下对比不同注入层位复合泡沫整体调剖的实验模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模拟复合泡沫定层位调剖的可视化实验装置及其填砂模型,该可视化实验装置能够准确模拟复杂的非均质窜流地层中的环境,并可以针对不同层位注入复合泡沫,研究复杂地层不同注入点对整体调剖效果的影响,从而完成对新型复配泡沫剂的定层位调剖效果的精确评价。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模拟复合泡沫定层位调剖的可视化填砂模型,所述可视化填砂模型包括:两块透明平板、注入管、生产管、上板和下板;
两块所述透明平板平行设置;
所述注入管和所述生产管分别设置在两块所述透明平板之间的通道的左侧和右侧,所述注入管和所述生产管均具有带有筛网的插入槽,所述注入管的插入槽中设置有层位封隔条,所述注入管具有入口,所述生产管具有出口;
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分别设置在两块所述透明平板之间的通道的上侧和下侧,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上均设置有插孔;
两块所述透明平板、所述注入管的插入槽、所述生产管的插入槽、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通过胶粘剂粘结在一起,形成内腔,所述内腔中填充有玻璃微球。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两块所述透明平板的尺寸相同,可以均为长方形,长度与宽度的比例相同,可以均为3:1-5: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可视化填砂模型还可以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在两块所述透明平板的外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平板可以为钢化玻璃平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上板可以为钢板、有机玻璃板或钢化玻璃板,所述下板可以为钢板、有机玻璃板或钢化玻璃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可以均为钢板,并且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上可以均带有4个插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内腔的上部可以填充有粒度为100-120目的玻璃微球,中部可以填充有粒度为60-80目的玻璃微球,下部可以填充有粒度为160-180目的玻璃微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208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适应调角双端堵水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测井仪器数据读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