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动汽车用高效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20379.0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21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施睿;罗众成;李明;郭贞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协众汽车空调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协众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3/20 | 分类号: | F01P3/20;F02B2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睿之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96 | 代理人: | 周中民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备用 散热芯体 水路接口 散热 转换 进水室 冷却管 连通 本实用新型 高效散热器 低温水室 动力电池 高温水室 出水室 汽车用 水室 发动机 车辆行进方向 汽车散热器 低温循环 高温循环 隔板分割 横向两端 空间占用 热效率 三通阀 室内部 出水 垂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动汽车用高效散热器,包括散热芯体、进水室和出水室,散热芯体垂直于车辆行进方向布置,散热芯体沿纵向方向分为低温散热部分、高温散热部分和备用转换部分,进水室和出水室分别布置于散热芯体的横向两端,进水室和出水室内部均通过隔板分割为与低温散热部分连通的低温水室、与高温散热部分连通高温水室和与备用转换部分连通的备用转换水室,低温水室设有低温循环水路接口连接动力电池的冷却管,高温水室设有高温循环水路接口连接发动机的冷却管,备用转换水室设有备用转换水路接口,备用转换水路接口通过三通阀分别连接动力电池和发动机的冷却管。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混动汽车散热器存在换热效率低、空间占用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散热器,具体涉及一种混动汽车前端冷却模块用的高效散热器。
背景技术
常规混动汽车的前端散热器设置于车前舱的进风格栅与发动机之间,一般是由一个单独的低温散热器和一个单独的高温散热器组成,如图1所示,低温散热器与高温散热器沿车辆行进方向呈前后层叠布置,低温散热器位于高温散热器前方,两者通过卡扣或者螺栓连接。这会导致外部空气需首先对低温散热器冷却,然后升温后再流经高温散热器进行冷却。
但这种设计会存在如下几个缺点:首先,散热器的要求散热量都是极限条件下的值,在绝大部分使用情况下,其性能存在很大富余;其次,两个散热器呈前后层叠布置,会导致外侧风的阻力增大,降低风量大小,降低了换热效率;然后,外侧风必须对低温散热器进行冷却后才能流经高温散热器,导致高温散热器的换热能力降低;最后,两散热器的这种布置方式会增大发动机舱的空间占用率,不利于其它零部件的布置。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混动汽车用高效散热器,以解决现有现有混动汽车散热器存在换热效率低、空间占用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混动汽车用高效散热器,该散热器布置于车前舱的进风格栅与发动机之间,包括散热芯体、进水室和出水室,所述散热芯体垂直于车辆行进方向布置,并且散热芯体沿纵向方向分为低温散热部分、高温散热部分和备用转换部分,所述进水室和出水室分别布置于散热芯体的横向两端,进水室和出水室内部均通过隔板分割为与低温散热部分连通的低温水室、与高温散热部分连通高温水室和与备用转换部分连通的备用转换水室,低温水室设有低温循环水路接口,低温循环水路接口用于连接动力电池的冷却管,高温水室设有高温循环水路接口,高温循环水路接口用于连接发动机的冷却管,备用转换水室设有备用转换水路接口,备用转换水路接口通过三通阀分别连接动力电池和发动机的冷却管。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芯体包括沿纵向方向间隔布置并且相互平行的多根散热管:将位于中部的至少一根散热管作为备用转换部分,将位于备用转换部分上方的散热管作为高温散热部分,将位于备用转换部分下方的散热管作为低温散热部分。
进一步的,每根散热管的上下两侧设置波浪状的散热带。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芯体的顶部及底部均设有边板。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室和出水室通过主板连接散热芯体,所述主板布置在散热管两端,主板上设有与散热管相对应的装配孔,进水室和出水室与主板一侧连接,散热管两端由主板另一侧穿过装配孔伸入进水室和出水室。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包括沿进水室和出水室纵向间隔设置的上侧隔板和下侧隔板,上侧隔板位于高温散热部分与备用转换部分之间,下侧隔板位于低温散热部分与备用转换部分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室和出水室与主板连接处设有用于密封的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上朝向进水室和出水室一侧设有桥结构,所述上侧隔板和下侧隔板固定在桥结构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协众汽车空调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协众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协众汽车空调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协众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203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