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污泥烧结制陶粒的焚烧飞灰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18301.5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69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敬勇;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3/132 | 分类号: | C04B33/132;C04B38/00;F27D17/00;F23J15/02;F23J15/04;F23D1/00 |
代理公司: | 11350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汤东凤<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1006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 密封罩 污泥 混合粒子 陶粒 本实用新型 处理装置 送风机构 滚筒 弯管 粒子 电机带动滚筒 尾气处理机构 污泥处理技术 顶端设置 焚烧飞灰 烧结机构 向下倾斜 转动连接 转动状态 出料口 加料口 煤粉 下端 转动 送入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污泥烧结制陶粒的焚烧飞灰处理装置,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送风机构,所述第一密封罩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烧结机构,且第一密封罩的顶端设置有加料口,所述第二密封罩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弯管,且第二密封罩的前侧的下端开设有向下倾斜的出料口,所述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尾气处理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带动滚筒转动,使滚筒内的污泥混合粒子在烧结的过程中处于转动状态,从而使粒子的烧结更均匀、更彻底,提高了粒子的质量,通过送风机构把煤粉和空气一起送入滚筒内,对污泥混合粒子进行烧结,促进了污泥混合粒子的烧结时间,从而使陶粒的制作成本降低,提高了处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污泥烧结制陶粒的焚烧飞灰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川污泥产量与日俱增.目前国内对于污泥的处理处置方法通常是填埋、焚烧和堆肥.由于这些技术存在不足,污染较大,因此,通过污泥制成陶粒的方法应运而生,污泥陶粒是污泥掺加添加高岭土、黏土和铬渣后,经造粒、焙烧而成的一种建材陶粒作为一种轻骨料,具有密度小、强度高、保温、隔热性能好的优点。
通过污泥烧结制陶粒的方法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其普遍存在制作成本较高,且污泥粒子烧结不均匀,质量不佳。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基于污泥烧结制陶粒的焚烧飞灰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污泥烧结制陶粒的焚烧飞灰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陶粒的制作成本较高,且污泥粒子烧结不均匀,质量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污泥烧结制陶粒的焚烧飞灰处理装置,包括送风机构,所述送风机构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密封罩,所述第一密封罩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烧结机构,且第一密封罩的顶端设置有加料口,所述烧结机构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密封罩,且烧结机构的外侧的下端转动连接有两个托轮,所述第二密封罩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弯管,且第二密封罩的前侧的下端开设有向下倾斜的出料口,所述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尾气处理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送风机构包括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盛煤筒,所述盛煤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煤管,且盛煤筒的外侧的顶端设置有加煤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烧结机构包括滚筒,所述滚筒的外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从动齿圈,且滚筒的外侧靠近从动齿圈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轮带,所述滚筒的外侧靠近两个轮带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密封件,且滚筒的一端嵌入设置有向上倾斜的加料溜槽,所述滚筒的一端靠近加料溜槽的下侧设置有连接管,且滚筒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盖板的下侧设置有向下倾斜的出料溜槽,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从动齿圈的外侧的下端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一端设置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一端设置有电机,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位于滚筒的内部设置有点火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筒的两端与第一密封罩和第二密封罩分别通过密封件密封连接,所述盖板与滚筒之间设置有排气的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轮带与托轮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管与出煤管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料溜槽固定在第一密封罩的内部,且加料口位于加料溜槽的正上方,所述出料溜槽固定在第二密封罩的内部,且出料溜槽的前侧与出料口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尾气处理机构包括处理罐,所述处理罐的顶端的中部设置有加液口,且处理罐的底端设置有排液口,所述处理罐的顶端靠近加液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外侧的上端设置有排气口,且出气管的内侧靠近排气口的一侧设置有过滤器,所述弯管的下端嵌入在处理罐的内部的下端,所述过滤器的内部设置有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83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