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浮盘与罐壁间的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18107.7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2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郝莹莹;陈年年;凌飒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鼎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42 | 分类号: | B65D88/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陈向敏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 弹力板 内浮盘 密封隔膜 罐壁 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 首尾相接 向下延伸 底面 多块 覆盖 密封效果 有效密封 制造成本 挥发 贴附 紧贴 油气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浮盘与罐壁间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滑动弹力板和密封隔膜;所述滑动弹力板靠近内浮盘的一端与所述内浮盘固定连接,远离所述内浮盘的一端向下延伸,且向下延伸部位紧贴罐壁;多块所述滑动弹力板首尾相接,覆盖所述内浮盘与所述罐壁之间缝隙;所述密封隔膜贴附于所述滑动弹力板的底面,覆盖相邻两块所述滑动弹力板之间的缝隙。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块所述滑动弹力板首尾相接,制作更加方便简单,可以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且在滑动弹力板的底面设有密封隔膜,密封隔膜覆盖相邻两块滑动弹力板之间的缝隙,对挥发的油气起到有效密封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整体的密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浮盘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浮盘与罐壁间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内浮盘是漂浮在储油罐内的液面上,随着油品上下而升降的浮动顶盖,能有效减少储油罐内油品的挥发,降低油品蒸发损耗。为了防止油品从内浮盘与罐壁之间的缝隙溢出或蒸发,进一步降低油品损耗,通常会在内浮盘与罐壁之间设置密封结构。
现有技术中,内浮盘与罐壁之间常用的密封形式有:机械密封、囊式密封和舌型密封。其中,机械密封大多采用重锤动臂式,但是该结构不仅成本较高,且维修比较复杂;囊式密封包括固体弹性填充和液体填充,采用固体弹性填充容易失效,影响密封效果;而液体填充则安装、维修较为复杂。舌型密封对密封件的尺寸要求较高,加工和安装都比较费时费力,且易失效,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浮盘与罐壁间的密封结构,以提高整体密封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内浮盘与罐壁间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滑动弹力板和密封隔膜;
所述滑动弹力板靠近内浮盘的一端与所述内浮盘固定连接,远离所述内浮盘的一端向下延伸,且向下延伸部位紧贴罐壁;多块所述滑动弹力板首尾相接,覆盖所述内浮盘与所述罐壁之间缝隙;
所述密封隔膜贴附于所述滑动弹力板的底面,覆盖相邻两块所述滑动弹力板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地,还包括弹力压板,所述弹力压板靠近内浮盘的一端与所述内浮盘固定连接,远离所述内浮盘的一端抵压在所述密封隔膜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弹力压板包括多块,且等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托板,所述支托板靠近内浮盘的一端与所述内浮盘固定连接,远离所述内浮盘的一端抵压在所述弹力压板的底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二次密封板,所述二次密封板靠近内浮盘的一端与所述内浮盘固定连接,远离所述内浮盘的一端抵压在所述罐壁上,并与所述滑动弹力板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弹力板的下端缘向上卷曲。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弹力板为厚0.3mm~0.7mm的不锈钢板。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隔膜为一整张,首尾搭接,且远离所述内浮盘的一端短于所述滑动弹力板。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隔膜的材质为耐油抗老化高分子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隔膜包括玻璃纤维层和涂覆在所述玻璃纤维层表面的聚四氟乙烯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浮盘与罐壁间的密封结构,包括滑动弹力板和密封隔膜,当罐体变形严重或外力作用使内浮盘移动,造成内浮盘与罐壁间的距离变大时,滑动弹力板随内浮盘一起运动;此时伸入液相中的滑动弹力板向上移动,液体中滑动弹力板长度变短,但始终保持在液体中;又由于滑动弹力板具有良好弹性,滑动弹力板始终与罐壁保持接触不分离,有效保障了该密封结构的密封效果;且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块所述滑动弹力板首尾相接,制作更加方便简单,可以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在滑动弹力板的底面设有密封隔膜,密封隔膜覆盖相邻两块滑动弹力板之间的缝隙,对挥发的油气起到有效密封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密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鼎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鼎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81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