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电站生态道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17526.9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8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严青;何清怀;曾媛;张体强;卓越;侯国彦;陈笠;文兴;丁少华;刘红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9/00 | 分类号: | E01C9/00;A01G2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道路 变电站 围墙 浇灌 污水池 本实用新型 污水循环利用 出水结构 节约资源 倾斜设置 循环利用 运营成本 海拔 结束端 起始端 土壤层 污水管 上端 平行 污水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电站生态道路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水循环利用的变电站生态道路结构,包括变电站,变电站设置有围墙,变电站位于围墙内;还包括生态道路结构、污水池和浇灌管道;生态道路结构倾斜设置在围墙外侧,生态道路结构由围墙外侧向外延伸;生态道路结构包括靠近围墙的起始端和远离围墙的结束端,起始端的海拔高度高于结束端的海拔高度;污水池位于围墙内侧的地面下,污水池与浇灌管道的上端通过污水管相连通;浇灌管道位于生态道路结构的土壤层中,且与生态道路结构相平行,浇灌管道上设置有出水结构。其结构简单,能够对污水进行循环利用,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同时,还减少了变电站的运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道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生态道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展开,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变电站内外通常设置有绿化道,以最大限度减少道路硬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对绿化道进行灌溉时,常常采用喷灌或者滴灌的方式。上述两种灌溉方式虽然实现了节约用水的目标,但是却存在施肥方式不便捷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水循环利用的变电站生态道路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电站生态道路结构,包括变电站,所述变电站设置有围墙,所述变电站位于围墙内;还包括生态道路结构、污水池和浇灌管道;
所述生态道路结构倾斜设置在围墙外侧,所述生态道路结构由围墙外侧向外延伸;
所述生态道路结构包括靠近围墙的起始端和远离围墙的结束端,所述起始端的海拔高度高于结束端的海拔高度;
所述污水池位于围墙内侧的地面下,所述污水池与浇灌管道的上端通过污水管相连通;
所述浇灌管道位于生态道路结构的土壤层中,且与生态道路结构相平行,所述浇灌管道上设置有出水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生态道路结构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两侧植被恢复带、运输带、中间植被恢复带、运输带和两侧植被恢复带;
所述运输带、两侧植被恢复带分别以中间植被恢复带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浇灌管道包括浇灌主管和若干浇灌支管,所述浇灌主管与浇灌支管相连通,所述浇灌支管分别位于所述浇灌主管的两侧;
所述浇灌主管位于中间植被恢复带中心线上,且与污水管相连通;
所述浇灌支管与浇灌主管相垂直,且延伸至两侧植被恢复带中心线上;
所述出水结构分别均匀设置在所述浇灌支管与浇灌主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结构为若干浇灌孔,所述浇灌孔分别均匀设置在所述浇灌主管、浇灌支管的底部;
所述浇灌支管上的浇灌孔位于所述两侧植被恢复带的中心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浇灌主管的终端顶部设置有清掏井,所述清掏井与浇灌主管相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污水泵,所述污水泵连通污水池和污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运输带为泥结碎石路面。
进一步的,所述污水管与污水池的连接处位于变电站地面以下30cm处。
进一步的,所述运输带的宽度为0.5-1m;
所述中间植被恢复带的宽度为1m-2.7m;
所述两侧植被恢复带的宽度为大于或等于0.2m。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植被恢复带与两侧植被恢复带种植的植物为狗牙草、苔草或者莎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75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金尾矿基层轻载道路路面铺装结构
- 下一篇:水池用长距离走道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