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真空泵的泵室机构及泵室降噪的电子真空泵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016265.9 | 申请日: | 2019-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1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艺阳;吴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宏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F04C29/12;F04C29/06;F04C25/02 |
| 代理公司: | 35204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连耀忠;杨锴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泵室 电子真空泵 真空泵 上导流槽 下导流槽 噪声叠加 出气 出气槽 出气孔 多路径 连通 对称 气体压力变化 本实用新型 高效进气 降低噪声 密闭空间 排气通道 排气位置 排气阻力 气压变化 叶片旋转 装配工艺 定位孔 泵环 降噪 两路 内腔 排气 噪声 室内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真空泵的泵室机构及泵室降噪的电子真空泵。所述的泵室机构将上导流槽与下导流槽设置为不完全对称的结构,可使真空泵在作业(叶片旋转)过程中,泵室内的气压变化更为缓慢,降低气体压力变化造成的噪声。同时,不完全对称的结构的上导流槽与下导流槽,在形成密闭空间的瞬间不会同时关闭,降低噪声,避免噪声叠加。通过连通的定位孔与下出气槽、中出气孔、连通的上出气槽与上出气孔,配合泵环的内腔,形成两路排气通道,即在同一个排气位置可形成多路径排气,降低真空泵排气阻力,提高真空泵的出气效率。所述的电子真空泵基于所述的泵室机构,既能避免噪声叠加,又可实现多路径高效进气与出气。同时,简化结构与装配工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真空泵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真空泵的泵室机构,以及一种泵室降噪的电子真空泵。
背景技术
随着法规对汽车油耗和碳排放要求的逐步提高,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和电动汽车成为越来越多汽车厂商的选择。
配备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汽车,其真空助力制动系统在某些工况下会出现真空度不足的情况,影响行车安全。此时,电子真空泵能够为其提供额外的真空源,确保真空助力器正常工作,确保行车安全。
配备真空助力制动系统的电动车,由于没有发动机提供真空,需要额外的装置专门提供真空,电子真空泵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现有技术的电子真空泵,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310267734.1,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辆刹车真空助力器用电子真空泵,包括电机总成、支撑基座、泵室下盖、驱动套、泵转子、叶片、泵室、泵室上盖、泵体盖和固定销;泵室下盖的左侧进气槽、泵室的左侧进气通孔以及泵室上盖的左侧进气槽相连通,形成一道气体通路;泵室下盖的右侧进气槽、泵室的右侧进气通孔以及泵室上盖的右侧进气槽相连通,形成一道气体通路;泵室下盖的导流槽与泵室的内腔相通,泵室上盖的出气槽与泵室的内腔相通;泵室下盖的导流槽与泵室上盖的出气槽对称设置。真空泵工作时,形成四进两出的气路。
但上述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其泵室结构上,底板和盖板的上下导流槽形状、大小相同,则存在如下不足:对称设置的上下导流槽在真空泵运行时,当腔体形成密闭空间时,形成密闭空间那一瞬间,导流槽进气被密闭空间阻断,由于气体脉动会产生噪声。底板和盖板设置对称导流槽,真空泵在工作过程中(也就是叶片在压缩空气时,即叶片在旋转过程中,准备压缩气体时,关闭底板、盖板的上下导流槽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在叶片的作用下,底板和盖板会同时关闭上下导流槽,形成密闭空间那一瞬间,上下导流槽同时关闭时均会发出噪声,造成噪声叠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上下导流槽同时关闭而会发出噪声的电子真空泵的泵室机构,以及基于所述的泵室结构的泵室降噪的电子真空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子真空泵的泵室机构,包括底板、泵环、盖板,底板与盖板分别设置于泵环的端面,将泵环的内腔围成泵室;底板开设有连通的下进气槽、下导流槽,盖板开设有连通的上进气槽、上导流槽,底板的下导流槽与盖板的上导流槽为非对称结构,真空泵工作过程中,下导流槽与上导流槽无法同时封闭。
作为优选,底板的下导流槽包括与盖板的上导流槽对称设置的前段部,以及前段部的端部延伸出的延伸部。
作为优选,下导流槽、上导流槽的端部均设置有非贯通的下泄压槽、上泄压槽。
作为优选,下泄压槽、上泄压槽为三角形。
作为优选,底板、泵环的侧壁与盖板开设第一排气通道。
作为优选,底板开设有下出气结构,泵环的侧壁开设有贯通的中出气孔,盖板开设有上出气结构,下出气结构、中出气孔与上出气结构连通,形成第一排气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宏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宏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62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缩机
- 下一篇:一种内建单向止回结构的低噪音电子真空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