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井道电梯二楼防坠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13785.4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5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明;朱小云;车超超;马帅;周敏;李涛;胥曰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奔速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B66B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尚欣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莱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体 井道 活动盖板 电梯 导轨 轿厢 防坠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 上层地板 通道口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上层 安全性能 导轨连接 上下移动 同一水平 下层地板 轿厢顶 上表面 障碍物 上端 凹台 下端 平行 地板 贯穿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井道电梯二楼防坠保护装置,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上端与楼体上层顶板固定、下端与楼体下层地板固定且相互平行的两个导轨,以及分别与两个导轨连接并沿两个导轨上下移动的轿厢;在楼体上层地板上设有供所述轿厢通过的通道口,在通道口内安装能被轿厢顶起的活动盖板;通道口外周的地板上设置凹台,所述活动盖板贯穿在两个导轨上且放置在凹台上,活动盖板上表面与楼体上层地板在同一水平面上;在轿厢底部以及与通道口相对的楼体上层顶板上分别安装障碍物检测机构。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无井道电梯的安全性能,便于无井道电梯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无井道电梯二楼防坠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井道电梯作为一种新型电梯,具有施工方便,占用空间小,后期维护方便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在实际应用中,轿厢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需要通过二楼地板,因此要在二楼地板上预留轿厢通过的通道口,由于无井道的结构设计,通道口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大大降低了无井道电梯的安全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井道电梯二楼防坠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井道电梯二楼防坠保护装置,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上端与楼体上层顶板固定、下端与楼体下层地板固定且相互平行的两个导轨,以及分别与两个导轨连接并沿两个导轨上下移动的轿厢;在楼体上层地板上设有供所述轿厢通过的通道口,在通道口内安装能被轿厢顶起的活动盖板;通道口外周的地板上设置凹台,所述活动盖板贯穿在两个导轨上且放置在凹台上,活动盖板上表面与楼体上层地板在同一水平面上;在轿厢底部以及与通道口相对的楼体上层顶板上分别安装障碍物检测机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凹台上固定有磁铁,在活动盖板上固定有铁板。磁铁对活动盖板上的铁板吸附,增强活动盖板放置的稳定性,提高安全性能,当所述轿厢上行时,所述活动盖板能被所述轿厢顶起并随轿厢一起向上运动,当所述轿厢下行时,所述活动盖板能与所述轿厢分离并嵌设入所述通道口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轿厢的顶部设有卷筒以及用于驱动卷筒转动的驱动机构,在卷筒上缠绕绕制方向相反的两根钢丝绳,两根钢丝绳的其中一端分别与卷筒固接,另一端分别与一个导轨顶端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和减速器;所述电动机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与卷筒的转轴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动机为断电制动型电动机。卷筒在电动机的驱动下转动,卷筒同时将两根钢丝绳缠绕在卷筒上,随着钢丝绳的逐圈缠绕轿厢被强制拉动上升,或同时将两根钢丝绳放卷,轿厢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缓慢下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障碍物检测机构为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路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动机的控制电路电路连接。轿厢在下降过程中,当轿厢下表面的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到轿厢下方有人或障碍物时,红外线传感器将信号传输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电动机停止工作。轿厢在上行过程中,当楼体上层顶板上的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到轿厢洞口处有人或障碍物时,红外线传感器将信号传输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电动机停止工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轿厢与每个导轨的连接处均连接滑轮,所述滑轮嵌在导轨内并能沿导轨上下滑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活动盖板能够在轿厢下行时嵌入通道口,将通道口盖住,避免从通道口意外坠落;通过楼体上层顶板上的红外线传感器以及轿厢底部的红外线传感器能够分别实时监测通道口周围和轿厢下方是否有人或障碍物,进一步提高了无井道电梯的安全性能,便于无井道电梯的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奔速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奔速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37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强制驱动型电梯超重报警装置
- 下一篇:施工升降机的减速装置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