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单缸风冷柴油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13333.6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0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永强力加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1/02 | 分类号: | F01P1/02;F01P1/06;F01P11/00;F01M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50323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水箱 单缸风冷柴油机 本实用新型 高温环境 机油润滑 散热机构 散热效果 机油 活塞缸 燃烧 辅助散热机构 润滑传动机构 吸气 辅助散热 气流流动 内循环 散热 抽气 排气 柴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单缸风冷柴油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用于燃烧柴油的燃烧活塞缸、用于润滑传动机构的机油润滑腔以及用于辅助散热的散热水箱,所述散热水箱的位置与燃烧活塞缸相对应,所述机体上还设有对机油润滑腔内部机油进行散热的散热机构,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机油的内循环,并且利用吸气和抽气加快了散热机构的气流流动速度,有效的提高散热效果,并且还设有辅助散热机构,利用排气动力将散热水箱中的水扬起,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单缸风冷柴油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国内小型柴油风冷发动机组尤其是静音型款式的设计,由于受到制造成本的限制,静音型机组必须在尺寸上尽可能缩小。但小的机组结构,限制了内腔冷却风道的布置,因此目前国内单缸风冷静音柴油机组在热带地区工作时尤其是夏季时刻,机组内部和发动机机油温度很高,且根据我司多次试验结果,机组内腔温度高达70-80℃,机油温度也达到了130℃。在如此高的温度下,机油润滑性能将急剧下降,发电机组效率大幅度下降,发动机发生润滑失效而拉瓦的概率急剧升高。以往业内均采用加大机组外壳和对机组内部风道进行设计,或增加电动风扇对内部强制冷却,但是这些方案经过试验测试,所带来的性能改善与投入的经济,不成正比,过高的销售单价和并不出色的性能指标让市场对该静音型发电机组失去了信心。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我司利用公司现有部分专利产品,在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单缸风冷柴油机的结构上,对发动机润滑系统进行重新设计,从而推出特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单缸风冷柴油机:通过机油限压阀盖板将机油的启动压力限制在0.4Mpa以下,从而保证了散热器不被高压损坏,同时增加了散热器的配置,可对发动机内部机油进行循环冷却,将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在105℃以内(夏季最高温时测试)。同时紧凑的和整齐的结构设计,外形看起来整洁美观,且该方案可以覆盖目前国内所有此类型单缸风冷柴油机。是对该系列产品结构的一次完美优化。同时利用该设计,极大了简化了静音型机组内腔风道设计以及极大了缩减了公司静音型机组结构尺寸,给公司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给客户带来更加可靠的产品性能。给大排量单缸风冷发动机的小型静音型发电机组的设计带来了空前的简化并扫除了以上所有存在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单缸风冷柴油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单缸风冷柴油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用于燃烧柴油的燃烧活塞缸、用于润滑传动机构的机油润滑腔以及用于辅助散热的散热水箱,所述散热水箱的位置与燃烧活塞缸相对应,所述机体上还设有对机油润滑腔内部机油进行散热的散热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机构包括位于燃烧活塞缸进气端的吸气端,所述吸气端下端连接位于机体外侧的散热箱,所述散热箱右下侧设有进气端口,所述散热箱内部设有散热器,从而提高导热系数,所述散热器与机油润滑腔之间通过两条循环导管连通,其中一个循环导管端部连接位于散热箱内部的循环泵,在循环泵的带动下,机油润滑腔中的润滑液会不断的经过散热器,进而可以不断的对机油进行散热,在燃烧活塞腔工作时,会不断的吸气,气体经过散热箱时会加快散热器表面空气的流动,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散热效果,所述机油润滑腔上还设有限压机构,限压机构包括与机油润滑腔连通的泄压管,泄压管上设有泄压阀,泄压阀的作用是避免机油润滑腔中压强过大,导致管路破裂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为了进一步增大散热面积,所述散热器表面均匀分布有散热翅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箱为金属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永强力加动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永强力加动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33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易堵塞的汽车排气管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