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制驱动型电梯超重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13133.0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5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明;朱小云;车超超;马帅;周敏;李涛;胥曰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奔速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尚欣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莱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轨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钢丝绳 卷筒 电梯 拉力传感器 超重报警 强制驱动 驱动机构 上下滑动 楼体 本实用新型 输出端电路 输入端电路 别墅电梯 导轨连接 顶端连接 方向相反 轿厢顶部 驱动轿厢 驱动卷筒 下层地板 报警器 上端 超重 固接 轿厢 绕制 下端 缠绕 转动 平行 上层 报警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强制驱动型电梯超重报警装置,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上端与楼体上层顶板固定、下端与楼体下层地板固定且相互平行的两个导轨,分别与两个导轨连接并沿两个导轨上下滑动的轿厢,以及驱动轿厢沿导轨上下滑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轿厢顶部的卷筒以及用于驱动卷筒转动的驱动部,在卷筒上缠绕绕制方向相反的两根钢丝绳,两根钢丝绳的其中一端分别与卷筒固接,两根钢丝绳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一个拉力传感器与导轨的顶端连接;每个拉力传感器均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路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路连接报警器。解决了现有别墅电梯超重无报警的问题,提高了电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强制驱动型电梯超重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作为一种垂直交通运输工具,在当今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高收入人群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别墅电梯的市场也逐步壮大。
现有的别墅电梯一般没有超重报警装置,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超出电梯重量承载范围的情况,严重缩短电梯的使用寿命,降低电梯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强制驱动型电梯超重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强制驱动型电梯超重报警装置,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上端与楼体上层顶板固定、下端与楼体下层地板固定且相互平行的两个导轨,分别与两个导轨连接并沿两个导轨上下滑动的轿厢,以及驱动轿厢沿导轨上下滑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轿厢顶部的卷筒以及用于驱动卷筒转动的驱动部,在卷筒上缠绕绕制方向相反的两根钢丝绳,两根钢丝绳的其中一端分别与卷筒固接,两根钢丝绳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一个拉力传感器与导轨的顶端连接;每个拉力传感器均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路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路连接报警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拉力传感器为板环拉力传感器,板环拉力传感器一端与导轨的顶端固接,板环拉力传感器的另一端与钢丝绳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钢丝绳穿过板环拉力传感器上的拉环并栓在拉环内。拉力传感器通过钢丝绳对其的拉力,实时监测轿厢内承载的重量大小,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内事先设定好轿厢承载重量的最大阈值,当轿厢内的承载重量大于承载重量的最大阈值时,拉力传感器将信号传输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报警器发出报警,提醒使用人员。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部包括电动机和减速器,所述电动机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与卷筒的转轴连接。卷筒在电动机的驱动下转动,卷筒同时将两根钢丝绳缠绕在卷筒上,随着钢丝绳的逐圈缠绕轿厢被强制拉动上升,或同时将两根钢丝绳放卷,轿厢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缓慢下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个导轨均为一侧开口的槽状结构,两个导轨的开口相对且两个导轨分别位于轿厢的两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两根钢丝绳分别绕过一个导向轮并分别穿过一个导轨的开口与导轨的顶端固定。导向轮的存在使钢丝绳竖直的设置在导轨内,避免钢丝绳外露影响美观,同时导向轮保证轿厢提升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轿厢与每个导轨的连接处均转动连接滑轮,所述滑轮嵌在导轨内并能沿导轨上下滚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拉力传感器通过钢丝绳对其的拉力,实时监测轿厢内承载的重量大小,重量检测精确度高;解决了现有别墅电梯超重无报警的问题,提高了电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奔速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奔速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31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坠落时的踏板式自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井道电梯二楼防坠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