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水深度除氟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012598.4 | 申请日: | 2019-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2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 发明(设计)人: | 洪卫;张增国;梁世华;于长伟;李华;陈慧慧;金晓佩;张琨;梁高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共享环境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14 |
| 代理公司: | 济南竹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0 | 代理人: | 吕利敏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氟化物 除氟 本实用新型 除氟反应 沉淀区 絮凝区 污泥处理区 处理系统 调控系统 废水 过滤区 出水 全过程自动控制 在线检测系统 药剂投加量 除氟药剂 钢厂废水 高效除氟 固液分离 含氟废水 化工废水 计量系统 检测数据 矿井废水 流量反馈 依次相连 助凝剂 进水 可用 园区 投放 反馈 污水 | ||
一种废水深度除氟处理系统包括除氟反应区、絮凝区、沉淀区、过滤区、污泥处理区和药剂投加调控系统;所述除氟反应区、絮凝区和沉淀区依次相连;所述过滤区、污泥处理区分别与所述沉淀区相连,用于将废水中固液分离;所述药剂投加调控系统:分别用于自动向除氟反应区和絮凝区分别投放除氟药剂和助凝剂。本实用新型可用于钢厂废水、矿井废水、化工废水、园区污水等各种含氟废水的除氟处理;本实用新型的除氟效率高,在进水氟化物含量5‑50mg/L的情况下,处理出水氟化物可稳定在0.5mg/L以内,达到高效除氟;本实用新型通过提升计量系统的流量反馈和氟化物在线检测系统的出水氟化物检测数据反馈,自动调节药剂投加量,全过程自动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深度除氟处理系统,属于废水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废水排放带来的氟化物污染日趋严重,成为影响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氟化物的过量摄入会导致氟中毒,破坏人体的钙、磷代谢,引起骨膜增生及生成骨刺等病变,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废水排放标准中对氟化物的排放进行了严格控制。
针对废水中氟化物的去除,目前主要的处理方法有化学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过滤法等,其中钙盐化学沉淀法因处理费用低廉,在实际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但因为氟化钙的溶度积较高,处理出水氟化物通常在10mg/L以上,难以达到氟化物1.5mg/L以内的要求;吸附法和离子交换法存在处理费用高的问题,且处理效果不稳定,存在二次污染隐患;膜过滤法可实现废水中氟化物的去除,但设备投资高、运行费用高、设备管理维护繁琐等问题突出,且浓缩液仍需进一步处理,限制了该技术在工程中的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低耗的一种废水深度除氟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废水深度除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除氟反应区、絮凝区、沉淀区、过滤区、污泥处理区和药剂投加调控系统;
所述除氟反应区、絮凝区和沉淀区依次相连;所述过滤区、污泥处理区分别与所述沉淀区相连,用于将废水中固液分离;
所述药剂投加调控系统:分别用于自动向除氟反应区和絮凝区分别投放除氟药剂和助凝剂。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除氟反应区包括依次相连的调节池、除氟反应器和除氟反应池;所述调节池和除氟反应器之间通过提升计量系统相连;
所述提升计量系统:用于将定量的待处理废水提升至除氟反应器中。
所述药剂投加调控系统用于自动向除氟反应器中添加至少两种除氟药剂:控制除氟药剂配制投加系统向除氟反应器中添加除氟药剂。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絮凝区包括絮凝反应池,所述药剂投加调控系统用于自动向絮凝反应池中添加助凝剂:控制助凝剂投加系统向絮凝反应池中添加助凝剂。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沉淀区为沉淀池。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过滤区包括沿沉淀区出液口依次连接的过滤池和清水池。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药剂投加调控系统还用于实时检测清水池内氟化物含量,在所述清水池内设置有氟化物在线检测系统,所述氟化物在线检测系统通过物联网络与所述药剂投加调控系统控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提升计量系统还用于反馈向所述除氟反应器的进水流量信息;所述药剂投加调控系统还用于实时采集上述提升计量系统和氟化物在线检测系统的反馈数据,并据此实现自动投放除氟药剂和助凝剂。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污泥处理区包括沿沉淀区出污泥口依次连接的污泥储池和污泥脱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势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共享环境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共享环境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25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再生高氟饮用水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块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沉淀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