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光圈的定焦镜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012255.8 | 申请日: | 2019-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0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品光;米士隆;毛才荧;刘官禄;何剑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8 |
| 代理公司: | 广东莞信律师事务所 44332 | 代理人: | 钟宇宏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负光焦度 正光焦度 双凸型 弯向 胶合 本实用新型 定焦镜头 大光圈 胶合镜片 低照度 胶合镜 通光量 负弯 光阑 光轴 物方 像方 镜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光圈的定焦镜头,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弯向物面的厚弯月型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型第三透镜L3;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L4;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型第五透镜L5,所述第四透镜L4和所述第五透镜胶合L5,组成第一胶合镜片U45;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型第六透镜L6;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L7,所述第六透镜L6和所述第七透镜L7胶合,组成第二胶合镜U67;弯向像面的负弯月型第八透镜L8;弯向像面的正弯月型第九透镜L9;光阑位于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中间。本实用新型具有超大通光量的特点,特别适低照度的条件下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光圈的定焦镜头。
背景技术
目前,安防相机夜间拍摄的解决方案为双波段共焦技术,即采用两个波段设计白天光线充足,采用可见光模式;夜晚微光环境,则是采用850nm红外光源辅助照明,同时相机切换成红外模式,图像则由彩色变成黑白。双波段共焦技术只是为了解决夜晚监控拍摄的过渡型技术,日夜全彩的实现则是需要依靠镜头与图像传感器芯片两方面共同的发展。镜头的发展方向是加大光圈,将目前普遍应用的F2.0光圈替换成F1.0甚至更大的光圈将是实现日夜全彩的前提条件。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安防业的发展,特别是网络视屏监控的发展,人们对监控镜头成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镜头所成的像经摄像机转换成的图像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会有损耗,传输的距离越远,损耗越大,还原出来的图像像质也越差。一般,网络视屏监控体系中的监控室和摄像机的距离较远,视屏信号的损耗较大,如果镜头的解像力不够,那么监视器上的图像就会失真,达不到监控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光圈的定焦镜头,具有超大通光量的特点,特别适低照度的条件下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大光圈的定焦镜头,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弯向物面的厚弯月型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型第三透镜L3;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L4;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型第五透镜L5,所述第四透镜L4和所述第五透镜L5胶合,组成第一胶合镜片U45;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型第六透镜L6;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L7,所述第六透镜L6和所述第七透镜L7胶合,组成第二胶合镜U67;弯向像面的负弯月型第八透镜L8;弯向像面的正弯月型第九透镜L9;光阑位于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中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透镜L2、所述第八透镜L8、所述第九透镜L9为塑料非球面镜片。
优选地,所述光阑前的三枚镜片:所述第一透镜L1、所述第二透镜L2、所述第三透镜L3的合成焦距f(L1+L2+L3)同镜头焦距f满足以下关系式:
|f(L1+L2+L3)/f|≥10。
优选地,位于所述光阑后的两枚胶合镜片,所述第一胶合镜U45、所述第二胶合镜U67合成焦距:f(U45+U67)同镜头焦距f满足以下关系:
2≤f(U45+U67)/f≤3.5。
优选地,所述第五透镜L5的阿贝数ν(L5)>60。
优选地,所述第六透镜L6的阿贝数ν(L6)>60。
优选地,所述第八透镜L8、所述第九透镜L9的合成焦距f(L8+L9)同镜头焦距f满足以下关系:
6≤f(L8+L9)/f≤10。
优选地,所述第八透镜L8的焦距f(L8)同镜头焦距f满足以下关系:
2.7≤|f(L8)/f|≤4.5。
优选地,所述第九透镜L9的焦距f(L9)同镜头焦距f满足以下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22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