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井内置式可渗透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10895.5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2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群;管清花;李福林;李成光;王爱芹;刘彩虹;田婵娟;辛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C02F3/28;C02F101/16;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张淑贤 |
地址: | 25001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管 包覆层 反应器 可渗透 单井 本实用新型 井下设备 进水孔 排水孔 管壁 出水水质 接触反应 含水层 下端 地下水 水体 地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井内置式可渗透反应器,其包括井下设备;所述井下设备包括外井管、内井管和PRB包覆层,内井管套设于外井管内,且PRB包覆层设置于所述外井管和内井管之间;其中,所述外井管的管壁上相对于地下不同含水层的位置开设有多个进水孔,所述内井管的管壁下端开设有多个排水孔。本实用新型的单井内置式可渗透反应器在使用时,地下水首先通过外井管的进水孔进入PRB包覆层,在PRB包覆层自上而下经过一定的过水路径后,通过内井管底部的排水孔流入内井管内,使得所有的水体与PRB包覆层进行了充分的接触反应,出水水质得到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单井内置式可渗透反应器,用于地下水硝酸盐的处理。
背景技术
地下水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所必须的、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但是由于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污灌,以及地表水的不断恶化,使得硝酸盐等污染物不断进入到地下水中,导致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地下水一旦受到硝酸盐污染,将危及人民健康安全,且治理起来绝非易事。我国许多地区地下水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硝酸盐的污染。渗透性反应墙(PRB)是修复污染地下水的一种原位技术,具有成本低、环境扰动小和可用周期长等特点,发展前景良好。在北美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已开展了大量PRB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实践,我国近年来也逐渐开展了对PRB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地下水的原位处理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存在一个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是:水体与PRB材料的接触反应时间难以控制,在工程上一般通过改变PRB墙体的厚度来增大过水路径,包括增大连续墙体的厚度或者增大PRB填料井的井径,但是当地下水埋深较深时,其施工难度很大,而且即便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PRB墙体的厚度,当抽水量较大时,水体在PRB材料中的反应时间还是很短,处理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单井内置式可渗透反应器,其能有效控制地下水在PRB材料中路径和时间,以提高地下水的净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井内置式可渗透反应器,其包括井下设备;
所述井下设备包括外井管、内井管和PRB包覆层,内井管套设于外井管内,且PRB包覆层设置于所述外井管和内井管之间;
其中,所述外井管的管壁上相对于地下不同含水层的位置开设有多个进水孔,所述内井管的管壁下端开设有多个排水孔。
可选的,所述外井管和内井管同心设置。
可选的,所述排水孔开设于内井管的管壁最底部承压含水层位置处。
可选的,所述PRB包覆层的下端低于最底层的含水层,所述PRB包覆层的上端高于最上层的含水层。
可选的,所述的单井内置式可渗透反应器还包括地表处理装置,所述地表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和排水管以及与所述进水管和排水管连通的滤芯模块,所述滤芯模块并联设置。
可选的,所述滤芯模块包括管道和填充在所述管道内的填料,所述填料为活性炭或者陶粒,所述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管连通,另一端与排水管连通。
可选的,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流速检测仪和出水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单井内置式可渗透反应器在使用时,地下水首先通过外井管的进水孔进入PRB包覆层,在PRB包覆层自上而下经过一定的过水路径后,通过内井管底部的排水孔流入内井管内,使得所有的水体与PRB包覆层进行了充分的接触反应,出水水质得到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单井内置式可渗透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井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地表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108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