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承弯型环路串联连接冷水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09338.1 | 申请日: | 2019-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0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房家(中国)管道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02 | 分类号: | F16L59/02;F16L59/065;F16L59/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聂启新 |
地址: | 214107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管 接球 本实用新型 环路串联 冷水管道 防护套 固定轴 球块 弯型 把手连接 封闭回路 连接水管 水管连接 一端连接 连接球 死水区 通水孔 用水点 滑动 护套 内壁 连通 串联 高处 细菌 转换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承弯型环路串联连接冷水管道,包括至少一个以上的双承弯管,各双承弯管之间通过连接水管串联形成通路或封闭回路;在各双承弯管的顶端连通转接球,所述转接球的内壁固接防护套,在防护套的内侧滑动连接球块,球块的外侧开设通水孔,述球块的顶部与固定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轴的另一端贯穿防护套、转接球并与把手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将双承弯管与水管连接实现各用水点的连接,根据安装规范将水从高处水平方向转换到低处水平方向,依然保持小水阻,避免死水区的产生,不易滋生和增长细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承弯型环路串联连接冷水管道。
背景技术
水管是供水的管道,现代装修水管都是采用埋墙式施工,过去,用于供水的管道主要是铸铁管,室外主要用砂模铸铁管,室内用的是镀锌铸铁管,但是由于使用几年之后容易产生大量锈垢和细菌,国家已规定在2000年6月1日起淘汰砂模铸造管件和冷镀锌铸铁管,逐步限制热镀铸铁管的使用,推广使用铝塑复合管、新型塑料管等,尽管如此,当水管内的水长时间不使用时,也会滋生很多细菌,因此,对一种双承弯型环路串联连接冷水管道的需求日益增长。
在水管领域内,目前正被使用的水管,一些不经常使用的水管内的水会滋生很多细菌,当我们使用时就会危害我们的健康,还有一些水管在使用的过程中,一旦某个连接点发生漏水的现象修理起来特别麻烦,而且要专业人员进行维修,且发生漏水现象时不能够快速的对漏水点进行处理来避免水的继续浪费,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双承弯型环路串联连接冷水管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双承弯型环路串联连接冷水管道,其可以实现对各用水点的连接,其部产生死水区,不易滋生增长细菌,有利于饮水人的身体健康,并且实现了每次用水使整条管路的水进行水交换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承弯型环路串联连接冷水管道,包括至少一个以上的双承弯管,各双承弯管之间通过连接水管串联形成通路或封闭回路;在各双承弯管的顶端连通转接球,所述转接球的内壁固接防护套,在所述防护套的内侧滑动连接球块,所述球块的外侧开设通水孔,在所述球块的顶部与固定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轴的另一端贯穿防护套、转接球并与把手连接,在所述转接球的后端面连通进水管。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双承弯管呈“U”形;
所述防护套由橡胶材质的板材制成,所述防护套包覆球块表面除通水孔以外的外周面;
所述球块可相对于防护套作转动,所述球块的转动角度为60°或-6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将双承弯管与水管连接实现各用水点的连接,根据安装规范将水从高处水平方向转换到低处水平方向,依然保持小水阻,避免死水区的产生,不易滋生和增长细菌。通过把手转动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球块可以切断双承弯管左侧或右侧水的流通,便于维修,这种设计构思新颖设计科学,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市场前景,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串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会用新型串联形成环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球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双承弯管;2、水管;3、通水孔;4、转接球;5、固定轴;6、把手;7、防护套;8、进水管;9、球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房家(中国)管道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德房家(中国)管道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093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