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墙壁开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008241.9 | 申请日: | 2019-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16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海;田志超;陈达;林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工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D1/14 | 分类号: | B28D1/14;B28D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陈向敏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林河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转换装置 三角块 转动 上端盖 下端盖 旋转盘 偏心 本实用新型 墙壁开孔器 动力支架 壳体内部 小偏心套 旋转刀头 导向框 下端面 刀头 转轴 体内 穿过 壳体上部 壳体下部 圆形盲孔 联结孔 偏心套 上端面 旋转轴 上端 插接 壳体 通孔 轴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墙壁开孔器,包括:动力支架、动力转换装置、旋转刀头和刀头导向框;动力转换装置包括上端盖、旋转盘、小偏心套、大偏心套、转动三角块、壳体和下端盖;旋转盘上端面的旋转轴穿过上端盖中心的轴套;转动三角块的上端面设置有三个转轴,小偏心套套装在转轴上,大偏心套套装在小偏心套上并安装在旋转盘下端面设置的圆形盲孔中;转动三角块安装在壳体内部,可在壳体内部自由转动;上端盖安装在壳体上部,下端盖安装在壳体下部;旋转刀头穿过下端盖中心的通孔,插接在转动三角块下端面中心的联结孔中;动力支架安装在动力转换装置的壳体内;刀头导向框安装在动力转换装置的壳体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墙壁开孔器。
背景技术
在楼房建造和装修过程中,可能需要在楼房的墙壁开孔,用来安装线盒、铺设线缆或者管道。开孔可分为圆形孔和方形孔,圆形孔一般通过专门的开孔工具完成,而在墙壁上开方形孔时,大多都是使用切割器在墙壁上切割出一个方形,然后再用使用机械或手工方法将形水泥凿出,最后,还需要人工进行二次加工,才能得到方形开孔。
然而,切割器的切割转轮呈圆形薄片状,需要切割四次才能在墙壁上切割出一个方孔边线轮廓,由于工人经验不同,切割过程难于控制,得到的方孔形状较差、不规整,不够美观,后续挖凿过程中依靠工人手工操作,工作量大、效率低,还容易产生大量粉尘,危害工人安全、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墙壁开孔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一种墙壁开孔器,包括:动力支架、动力转换装置、旋转刀头和刀头导向框;动力转换装置包括上端盖、旋转盘、小偏心套、大偏心套、转动三角块、壳体和下端盖;旋转盘上端面中心设置有旋转轴,下端面设置有圆形盲孔;上端盖中心设有轴套,旋转盘上端面的旋转轴穿过上端盖中心的轴套;转动三角块的形状为莱洛三角形,转动三角块的上端面设置有三个转轴,小偏心套套装在转轴上,大偏心套套装在小偏心套上并安装在旋转盘下端面设置的圆形盲孔中;转动三角块安装在壳体内部,可在壳体内部自由转动;上端盖安装在壳体上部,下端盖安装在壳体下部;下端盖中心设有通孔,转动三角块下端面中心设置有联结孔,旋转刀头穿过下端盖中心的通孔,插接在转动三角块下端面中心的联结孔中;动力支架安装在动力转换装置的壳体内;刀头导向框安装在动力转换装置的壳体内。
进一步的,动力支架包括支杆、支板和吊环螺栓,支板为菱形平板,中间开有圆孔,在支板一面的长轴两端分别安装有支杆,支杆另一端安装在动力转换装置的壳体内;支板短轴两端的侧面分别安装有吊环螺栓。
进一步的,刀头导向框包括导向框和连接杆;导向框为正方形框架结构,导向框边长小于旋转刀头的直径;导向框的两个对角分别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安装在动力转换装置的壳体内。
进一步的,旋转刀头前端为中空结构。
进一步的,旋转刀头上安装有刀片。
进一步的,动力转换装置中旋转盘上端面的旋转轴连接动力装置。
进一步的,动力装置包括电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大偏心套和小偏心套作为联轴器将莱洛三角形的转动三角块与旋转盘连接,将旋转盘的圆形运动轨迹变为转动三角块的方形运动轨迹,再通过转动三角块带动旋转刀头运动,从而达到方形开孔的目的。旋转刀头的中空设计,可以减轻刀头重量,降低刀头价格,还能够减少开孔过程中的粉尘;动力支架可以保障动力装置与墙壁开孔器之间的无损耗动力输出;刀头导向框可以标示和限制旋转刀头的转动范围,便于确定开孔位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开孔效率高,方孔形状整齐,无需人工二次加工,可以降低工人工作量,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工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工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082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