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肛肠测压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001723.1 | 申请日: | 2019-0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4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周玉琴;孙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欧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22 | 分类号: | A61B5/2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指南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8 | 代理人: | 冯现伟 |
| 地址: | 215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肛肠 测压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肛肠测压管,包括主导管和支撑层,所述主导管外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球囊,所述球囊下方支撑层的内部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主导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分叉接头,所述进液管外侧分叉接头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分支导管、排液管、第二分支导管和第三分支导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使装置在肛肠内部能在定点的位置进行测压,设置的刻度使医务人员能随时观测到装置进入肛肠内部的深度,设置的支撑层使装置进入肛肠内部的过程更加简单,设置的调节阀门使进入装置内部的液体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肛肠测压管。
背景技术
肛管直肠测压是利用压力测定装置置人直肠内,令肛门收缩与放松,检查内外括约肌、盆底、直肠功能与协调情况,对分辨出口型便秘的类型提供帮助的一种检查方法,肛门内、外括约肌是构成肛管压力的解剖学基础,在静息状态下,肛管压力的约80%是由内括约肌张力收缩所形成,其余20%是外括约肌张力收缩所构成,在主动收缩肛门括约肌的情况下,肛管压力显著升高,其产生的压力主要由外括约肌收缩所形成,因此,在静息及收缩状态下测定肛管压力,可了解肛门内、外括约肌的功能状态,在测定肛管直肠压力的同时,还可测定直肠肛管抑制反射、肛管高压区长度(亦称肛管功能长度)、直肠感觉容量及最大容量、直肠顺应性等多项指标,肛门失禁患者肛管静息压及收缩压显著下降,肛管高压区长度变短或消失;直肠肛管周围有刺激性病变,如肛裂、括约肌间脓肿等,可引起肛管静息压升高;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直肠肛管抑制反射消失,直肠脱垂者该反射可缺乏或迟钝;巨直肠患者直肠感觉容量、最大容量及顺应性显著增加;直肠炎症性疾病、放疗后的组织纤维化均可引起直肠顺应性下降,肛管直肠测压还可以对术前病情及手术前、后肛管直肠括约肌功能评价提供客观指标。
目前市场上的肛肠测压管普遍存在测量误差较大,操作不便,同时适用范围广的情况,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测量误差小,操作简单,且适用范围广泛的肛肠测压管,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肛肠测压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肛肠测压管,包括主导管和支撑层,所述主导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层,所述主导管外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球囊,所述球囊下方支撑层的内部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主导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分叉接头,所述分叉接头底部的中央位置处固定安装有进液管,且进液管的顶部延伸进支撑层的内部,所述进液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导液头和增压块,所述进液管外侧分叉接头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分支导管、排液管、第二分支导管和第三分支导管,且第一分支导管、排液管、第二分支导管和第三分支导管的底部皆固定安装有分支接口,所述排液管与支撑层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分支导管、第二分支导管和第三分支导管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之间皆通过信号导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导管的表面均匀分布有刻度。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的正面转动安装有调节阀门。
优选的,所述主导管、第一分支导管、进液管、排液管、第二分支导管和第三分支导管的材质皆为医用硅胶,支撑层的材质为聚氯乙烯。
优选的,所述分支接口的底部皆转动安装有保护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欧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欧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017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