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无线耳返式话筒K歌音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01712.3 | 申请日: | 2019-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5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全;罗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乐声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20 | 分类号: | H04R1/20;G10H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恒华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周长智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话筒 无线收发设备 本实用新型 接收器 音响系统 音响主机 音箱 耳机 伴奏 音准 发射器 功放信号 话筒连接 实时调整 双向信号 无线话筒 整体感 功放 整合 并发 耳朵 反馈 歌声 邻居 融合 休息 通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无线耳返式话筒K歌音响系统,包括话筒、音箱、音响主机、耳返式无线收发设备和耳机;所述话筒用于接收演唱者的声音并发送到所述耳返式无线收发设备,所述话筒内设有无线耳返接收器;所述耳机与所述话筒连接,其功放信号源为所述无线耳返接收器接收的耳返信号;所述耳返式无线收发设备整合有无线耳返发射器,用于与所述音响主机及话筒的双向信号通讯。本实用新型耳返内置于无线话筒,整体感强,使用方便;演唱者通过实时有线或无线耳返,让伴奏及时的反馈到演唱者的耳朵里,使演唱者的歌声和伴奏完美融合在一起,把演唱效果达到极致,可以实时调整,找到音准;在影响到邻居休息时,可关掉功放和音箱,只使用耳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处理设备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无线耳返式话筒K歌音响系统。
背景技术
如附图1所示,现有的无线K歌音响系统虽然可实现无线传送演唱者的歌声,但存在一些严重的缺陷:
1)在舞台上,演唱者要听伴奏来唱歌,但是舞台上的音箱是面向观众席的,演唱者听到的伴奏实际是从舞台上的音箱发出来,传播到观众席后再反射回来的伴奏声音,根据声音的传播速度,伴奏声音返回到演唱者耳朵里有1-2秒的延迟。所以,如果演唱者听返回的伴奏再唱歌的话,观众听到的实际效果就是演唱者跟不上节奏了;
2)在广场上,人员繁杂,现场比较吵闹,伴有观众助威、欢呼声等都会干扰到演唱者听不清伴奏声音,导致演唱者跟不上节奏;
3)在家里,虽然没有外界的干扰,但一般家用的音箱功率都比较小,在唱歌时,演唱者的歌声会盖过伴奏声,影响到演唱者听不清伴奏,感觉唱歌吃力;
4)现在的人们都居住在人员密集的小区,有时使用音箱唱歌时,因为声音比较大,会影响到邻居的生活,导致邻居投诉,而不能放开声音唱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无线耳返式话筒K歌音响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无线耳返式话筒K歌音响系统,包括话筒、音箱、音响主机、耳返式无线收发设备和耳机;所述话筒用于接收演唱者的声音并发送到所述耳返式无线收发设备,所述话筒内设有无线耳返接收器;所述耳机与所述话筒连接,其功放信号源为所述无线耳返接收器接收的耳返信号;所述耳返式无线收发设备设有无线耳返发射器,用于与所述音响主机及话筒的双向信号通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所述话筒为有线或无线话筒。
更进一步地,所述耳机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的方式与所述话筒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无线耳返发射器与所述耳返式无线收发设备的无线接收PCBA整合形成耳返式无线接收发射PCBA组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耳返式无线接收发射PCBA组件内置于所述音响主机或音箱。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内设上述无线耳返接收器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为话筒、耳机或耳返接收盒。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的一种无线接收机,该无线接收机内上述无线耳返发射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耳返内置于无线话筒,整体感强,使用方便;可以实现在舞台和广场上,演唱者通过实时有线或无线耳返,让伴奏及时的反馈到演唱者的耳朵里,使演唱者的歌声和伴奏完美融合在一起,把演唱效果达到极致;在家里,演唱者通过实时有线或无线耳返,在唱歌时,演唱者可以清楚的听到伴奏和自己的歌声,有无跑调,是否跟上节奏,自己可以实时调整,找到音准,使唱歌变得轻松自然,特别适合在家练歌;通过实时有线或无线耳返,在有影响到邻居休息时,可以关掉功放和音箱,只使用耳返,避免对别人造成影响的同时自由K歌。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K歌系统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乐声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乐声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017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