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铁救援的运输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01658.2 | 申请日: | 2019-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05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海伟 |
主分类号: | B61D15/00 | 分类号: | B61D1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单玉刚 |
地址: | 110025 辽宁省沈阳市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杆 铰接板 车架 安装块 圆板 固定装置 夹持装置 铰接连接 圆形凹槽 运输小车 导向孔 活动杆 高铁 外周 本实用新型 支撑板顶部 救援 小车车轮 固定杆 内固定 支撑板 顶面 内端 外端 贯穿 | ||
一种用于高铁救援的运输小车,包括车架、连接于车架底部的小车车轮及设置与车架顶部的夹持装置,车架侧部敌营夹持装置的位置均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铰接板,铰接板的内端与车架侧部铰接连接,铰接板下侧均设有支撑板,支撑板顶部与对应的铰接板之间均通过第一液压杆铰接连接,铰接板上部固定安装圆板,圆板顶面中间开设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内固定安装安装块,安装块的外周固定安装数根均匀分布的第二液压杆,第二液压杆的固定杆的端部与安装块固定连接,圆板的外周对应第二液压杆的位置均开设导向孔,第二液压杆的活动杆贯穿对应的导向孔,第二液压杆的活动杆的外端均固定安装顶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与重量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铁救援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高铁救援的运输小车。
背景技术
目前,高铁和动车组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高铁和动车组投入使用,在高铁和动车组的营运过程中难免出现事故。现有技术中,高铁和动车组出现事故无法运行时,采用高铁起重机吊起事故车辆,并将其吊放于铁路平车上,并通过捆绑钢丝绳使事故车辆固定于铁路平车上,通过铁路平车将事故车辆移运至维修中心进行检修, 授权公告号为CN207225430 U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铁救援的运输小车,不过该运输小车对事故车辆的固定并不够牢固,仅仅是将事故车辆放置到其上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惯性等因素,事故车辆还是容易在运输小车上晃动甚至侧翻,运输不够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高铁救援的运输小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高铁救援的运输小车,包括车架、连接于车架底部的小车车轮及设置与车架顶部的夹持装置,车架侧部敌营夹持装置的位置均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铰接板,铰接板的内端与车架侧部铰接连接,铰接板下侧均设有支撑板,支撑板顶部与对应的铰接板之间均通过第一液压杆铰接连接,铰接板上部固定安装圆板,圆板顶面中间开设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内固定安装安装块,安装块的外周固定安装数根均匀分布的第二液压杆,第二液压杆的固定杆的端部与安装块固定连接,圆板的外周对应第二液压杆的位置均开设导向孔,第二液压杆的活动杆贯穿对应的导向孔,第二液压杆的活动杆的外端均固定安装顶板。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高铁救援的运输小车,所述的顶板为弧形板。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高铁救援的运输小车,所述的顶板的外侧面固定安装垫板,垫板为橡胶材质。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高铁救援的运输小车,所述的车架包括两根侧梁与数根横梁,两根侧梁通过数根横梁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高铁救援的运输小车,所述的侧梁与横梁之间均通过斜杆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与重量小,使用时每节高铁车厢对应两个运输小车,一运输小车的夹持装置夹持住车厢前转向架对应的至少一个轮对的两车轮,另一运输小车的夹持装置夹持住车厢后转向架对应的至少一个轮对的两车轮,从而使运输小车与吊放至其上的事故车辆相互固定,相比通过钢丝捆绑固定的方式更可靠,且更便于操作,从而利于节约救援时间,除了通过夹持装置对高铁轮子进行固定外,第一液压杆伸出带动对应的铰接板绕与车架铰接处旋转至竖直状态,圆板此时处于竖直状态并深入到高铁轮子外侧的凹槽内部,然后第二液压杆的活动杆伸长,带动顶板与凹槽内环形内壁接触并压紧,通过多个顶板可以对高铁轮子进一步的固定,进一步提高事故车辆与运输小车之间的稳定,避免事故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的晃动与侧翻等情况的发生,并且固定事故车辆的速度非常的简单迅速,使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海伟,未经李海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016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挂式货车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轨道载客车辆碳纤维复合地板组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