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液分离结构与流体进出口连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425943.8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8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赵军;兰海涛;周志军;谭毅业;吴丰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B29C45/76;B29C45/78;B04C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莫建林 |
| 地址: | 5238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结构 流体 进出口 连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结构,其包括基座、溢流隔板和上盖,基座内开设有导流槽和内旋槽,导流槽的输入端用于与流体的输出端连通,导流槽的输出端与内旋槽连通,内旋槽的底部开设有液体排出口,溢流隔板设于内旋槽上并与内旋槽共同形成分离腔体,借由导流槽对流体的加速使得流体于分离腔体内通过旋转分离,上盖开设有凹槽并开设有排气孔,上盖盖设于基座使得溢流隔板与凹槽共同形成高位溢流腔室,溢流隔板开设有连通分离腔体与高位溢流腔室的分离孔,以使得旋转分离后的气泡通过分离孔收集于高位溢流腔室。本发明的气液分离结构能分离流体中的气体和液体以确保流量测量的精确度,并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流体进出口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式模温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液分离结构。
背景技术
水式模温机在使用时的水路系路为密闭循环结构,用于给模具提供恒温水,以缩小模具成型时间来提高注塑产品的尺寸稳定性和表面光洁度。通入模具的恒温水会带走模具在成型中产生的热量,使得模具在恒温环境中正常工作,为了能够使得恒温水过热,往往需要通过通入冷水使得通入模具中的恒温水保持在适宜的温度。
在现有的水式模温机的回媒体模块中,往往通过超声波流量计实时检测回媒体的流量,超声波流量计根据超声波在顺流与逆流中传播速度之差与介质流速有关的原理(即速度差法)计算获取流量信息,然而,超声波流量计对被检测流体的气泡特别敏感,故要求被测流体所含有的气泡量较少,否则机械波会被大量的气泡反射,导致超声波流量计的接收端换能器无法稳定接收机械波,严重影响超声波流量计的数据读取,导致测量数据的不精确。
因此,亟需一种气液分离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液分离结构,其能分离流体中的气体和液体以确保流量测量的精确度,并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进出口连接装置,其能分离流体中的气体和液体以确保流量测量的精确度,并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结构,其包括基座、溢流隔板和上盖,所述基座内开设有导流槽和内旋槽,所述导流槽的输入端用于与流体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导流槽的输出端与所述内旋槽连通,所述内旋槽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排出液体的液体排出口,所述溢流隔板设于所述内旋槽上并与所述内旋槽共同形成一分离腔体,借由所述导流槽对流体的加速使得流体于所述分离腔体内通过旋转分离,所述上盖开设有凹槽并开设有与所述凹槽连通的排气孔,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基座使得所述溢流隔板与所述凹槽共同形成高位溢流腔室,所述溢流隔板开设有连通所述分离腔体与所述高位溢流腔室的分离孔,以使得旋转分离后的气泡通过所述分离孔收集于所述高位溢流腔室。
较佳地,所述导流槽和所述内旋槽共同呈上下阶梯结构,所述导流槽位于所述内旋槽的上方。
较佳地,所述导流槽为呈直线型的槽体,所述内旋槽为呈圆形状的槽体,所述导流槽与所述内旋槽相切。
较佳地,所述导流槽的输入端具有用于与流体的输出端连通的流入口,所述导流槽的输出端具有用于与所述内旋槽连通的流出口。
较佳地,所述上盖还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位于所述溢流隔板与所述凹槽之间,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凹槽共同呈阶梯结构。
具体地,所述导向槽的一侧具有用于导向的圆角结构。
具体地,所述凹槽为圆形凹槽。
较佳地,所述上盖与所述基座之间设有用于密封的密封圈,所述上盖与所述溢流隔板之间设有用于密封的密封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体进出口连接装置,其包括流体流通管、流量计以及上述的气液分离结构,所述流量计设于所述流体流通管的输入端,所述流体流通管的输出端与所述导流槽的输入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59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测试系统
- 下一篇: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ASK解调电路和芯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