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原气膜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25439.8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1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谭宁;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约顿气膜建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E04B1/34;F24F11/89;F24F13/02;F24F11/64;F24F11/52;F24F120/10;F24F110/76;F24F110/70;F24F11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 |
地址: | 10012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原 膜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原气膜结构。高原气膜结构包括:气膜本体,气膜本体与地面之间围成气膜腔体;氧气装置,氧气装置为气膜腔体提供氧气;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氧气装置电连接,以控制氧气装置的供氧速率和供氧量;测量单元,测量单元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测量单元测量气膜腔体内的氧气浓度、用户数量和用户位置,控制系统根据氧气浓度、用户数量和用户位置控制氧气装置的供氧速率、供氧量和供氧位置,以实现局部供氧。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原地区的气膜建筑存在缺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膜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原气膜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气膜建筑应用领域的多样性,气膜建筑在高原地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而高原恶劣环境主要表现在是海拔高、空气稀薄。而气膜建筑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不间断的空气循环系统,气膜的内压力差达到250pa,由于气膜内部为正压,所以相当于降低了海拔高度,减少了人类的不适应性,但是仍无法满足空气稀薄缺氧的问题。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高原地区的气膜建筑存在缺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原气膜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高原地区的气膜建筑存在缺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原气膜结构,包括:气膜本体,气膜本体与地面之间围成气膜腔体;氧气装置,氧气装置为气膜腔体提供氧气;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氧气装置电连接,以控制氧气装置的供氧速率和供氧量;测量单元,测量单元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测量单元测量气膜腔体内的氧气浓度、用户数量和用户位置,控制系统根据氧气浓度、用户数量和用户位置控制氧气装置的供氧速率、供氧量和供氧位置,以实现局部供氧。
进一步地,氧气装置包括:送氧口,送氧口为多个,多个送氧口间隔设置;电磁阀,各送氧口处均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与控制系统电连接,以能够单独控制送氧口的开闭。
进一步地,氧气装置还包括:支架,支架的至少一部分埋设在地面下,支架绕气膜本体的外周设置;送氧管,送氧管固定在支架上,送氧管包括支管,支管为多个,多个支管绕气膜本体的外周间隔设置,支管穿过气膜本体伸入气膜腔体,支管至少具有一个送氧口。
进一步地,氧气装置还包括隔热层,隔热层至少铺设在支架的下方,以减少支架与地层之间的热交换。
进一步地,气膜本体的底部周缘呈矩形,支管穿过气膜本体的位置避开矩形的长边的三分之一处和矩形的短边的四分之一处。
进一步地,测量单元包括人体感应器,人体感应器为多个,多个人体感应器间隔设置,多个人体感应器与多个送氧口处的电磁阀对应连接,人体感应器感测到用户后,控制系统控制对应的送氧口打开,以实现定点供氧。
进一步地,测量单元还包括计算单元,计算单元根据用户数量来计算氧气消耗量,控制系统根据氧气消耗量来调节氧气装置的供氧速率,使氧气维持在预设浓度。
进一步地,测量单元还包括氧气传感器,氧气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氧气传感器测量气膜腔体内氧气的含量,控制系统根据传感器测量的氧气含量控制送氧口的开闭。
进一步地,测量单元还包括二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电连接,二氧化碳传感器测量气膜腔体内二氧化碳的含量,控制系统根据二氧化碳测量的二氧化碳含量控制送氧口的开闭。
进一步地,氧气装置为氧气罐,氧气罐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电连接,压力传感器检测氧气罐内部的压力,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值为零时,控制系统提示工作人员更换氧气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约顿气膜建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约顿气膜建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54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