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元液相色谱流动相切换系统及切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25291.8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2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群;张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20;G01N30/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元 色谱 流动 相切 系统 切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液相色谱流动相切换系统及切换方法,切换系统包括上位机、进样系统以及多个流动相系统,进样系统包括定量装置及吸液泵;流动相系统包括样品瓶及进样管路,样品瓶内盛装有流动相,流动相通过进样管路被吸至定量装置内;进样管路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以及第三管路,第三管路连接样品瓶,第一管路与第三管路之间通过流动相切换阀连接第二管路;在多个流动相系统中,首个流动相系统的第二管路连接至进样系统,其余的流动相系统的第二管路分别连接至前一个流动相系统的第一管路。本发明的切换系统及切换方法通过流动相切换阀的切换组合,可以无缝切换不同的流动相进行输液,可以适应更多液相色谱应用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相色谱进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元液相色谱流动相切换系统及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在液相色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输液过程中,梯度混合是一种较常见的输液需求,它要求液相色谱泵系统可以将多种流动相(通常最多为4种)以可变比例进行在线混合,为达到这一目的,一种广泛被接受的技术方案为使比例阀1在泵前按比分配打开一段时间,打开的时间与每种溶剂在流动相内的浓度比例相对应。传统比例阀结构为多个隔膜阀分别控制每路流动相切换,在两路切换时需要进行原隔膜阀关闭和新隔膜阀打开两个动作,可能会产生不匹配,导致流动相切换不准、输液不稳定等情况。同时传统四元低压色谱泵只能支持最多四种流动相,其结构排布限制了更多流动相比例阀发展,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拓展多元液相色谱流动相切换系统及切换方法,该切换系统及切换方法通过流动相切换阀的切换组合,可以无缝切换不同的流动相进行输液,可以适应更多液相色谱应用情况。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元液相色谱流动相切换系统,包括上位机、进样系统以及多个流动相系统,所述进样系统包括定量装置及吸液泵,所述吸液泵将多个所述流动相系统中的流动相吸入所述定量装置内;
所述流动相系统包括样品瓶及进样管路,所述样品瓶内盛装有流动相,所述流动相通过进样管路被吸至定量装置内;
所述进样管路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以及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连接所述样品瓶,第一管路与第三管路之间通过流动相切换阀连接第二管路;
在多个所述流动相系统中,首个所述流动相系统的第二管路连接至所述进样系统,其余的流动相系统的第二管路分别连接至前一个流动相系统的第一管路。
可选的,在所述流动相系统的进样管路中,第三管路中安装有流动相脱气组件。
可选的,在多个所述流动相系统中,所述流动相切换阀分别与上位机连接,使得多个所述流动相切换阀分别通过上位机控制。
可选的,在多个所述流动相系统中,位于末位的所述流动相系统的第一管路处于常闭状态。
可选的,多个所述流动相系统以单边二叉树形式排列分布。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元液相色谱流动相切换方法,在进样时,通过上述的多元液相色谱流动相切换系统进行切换流动相。
可选的,在切换流动相时,分为两步进行切换,其中,
第一步,将带切换的流动相系统中的流动相切换阀切换第三管路;
第二步,将当前正在进样的流动相系统中的流动相切换阀切换至第一管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流动相切换阀的切换组合,可以无缝切换不同的流动相进行输液,同时每次切换只包含一个关键动作,保证了输液的稳定性和梯度切换的精度,同时由于单路流动相系统可任意增配,因此可以适应复杂的液相色谱应用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52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材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业务系统的登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