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物识别的区块链密钥生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424791.X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2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白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医链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20/38 | 分类号: | G06Q20/38;G06Q20/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61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生物 识别 区块 密钥 生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识别的区块链密钥生成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生物信息并将生物信息进行第一次整合,整合成数字信息;将第一次整合的数字信息与随机数结合完成第二次整合,生成密钥种子;根据生成的密钥种子通过算法计算得到区块链的密钥,将得到的区块链密钥与用户设置的保护密码进行对应,完成用户生物信息、区块链密钥与保护密码之间的对应,用户根据生成的交易密钥输入交易私钥保护密码,用于完成用户生物信息、密钥与保护密码之间的对应,使得区块链密钥安全方便,便于用户的操作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密钥生成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生物识别的区块链密钥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密钥分为两种:对称密钥与非对称密钥,根据密码算法所使用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是否相同、能否由加密过程推导出解密过程(或者由解密过程推导出加密过程),可将密码体制分为对称密码体制(也叫作单钥密码体制、秘密密钥密码体制、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和非对称密码体制(也叫作双钥密码体制、公开密钥密码体制、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
对称密钥加密,又称私钥加密或会话密钥加密算法,即信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使用同一个密钥去加密和解密数据。它的最大优势是加/解密速度快,适合于对大数据量进行加密,但密钥管理困难。
非对称密钥加密系统,又称公钥密钥加密。它需要使用不同的密钥来分别完成加密和解密操作,一个公开发布,即公开密钥,另一个由用户自己秘密保存,即私用密钥。信息发送者用公开密钥去加密,而信息接收者则用私用密钥去解密。公钥机制灵活,但加密和解密速度却比对称密钥加密慢得多。
不像普通的对称密码学中采用相同的密钥加密、解密数据,非对称密钥加密技术采用一对匹配的密钥进行加密、解密,具有两个密钥,一个是公钥一个是私钥,它们具有这种性质:每把密钥执行一种对数据的单向处理,每把的功能恰恰与另一把相反,一把用于加密时,则另一把就用于解密。用公钥加密的文件只能用私钥解密,而私钥加密的文件只能用公钥解密。公共密钥是由其主人加以公开的,而私人密钥必须保密存放。为发送一份保密报文,发送者必须使用接收者的公共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一旦加密,只有接收方用其私人密钥才能加以解密。相反地,用户也能用自己私人密钥对数据加以处理。换句话说,密钥对的工作是可以任选方向的。这提供了数字签名的基础,如果要一个用户用自己的私人密钥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别人可以用他提供的公共密钥对数据加以处理。由于仅仅拥有者本人知道私人密钥,这种被处理过的报文就形成了一种电子签名----一种别人无法产生的文件。数字证书中包含了公共密钥信息,从而确认了拥有密钥对的用户的身份。
简单的公共密钥例子可以用素数表示,将素数相乘的算法作为公钥,将所得的乘积分解成原来的素数的算法就是私钥,加密就是将想要传递的信息在编码时加入素数,编码之后传送给收信人,任何人收到此信息后,若没有此收信人所拥有的私钥,则解密的过程中(实为寻找素数的过程),将会因为找素数的过程(分解质因数)过久而无法解读信息。
在区块链发展中,密钥通常是非对称密钥,而现有的区块链密钥通常利用算法得到的一个密钥,未携带有用户的生物信息,而生产的密钥长度较长,记忆不方便,影响用户在交易过程中密钥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生物识别的区块链密钥生成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区块链密钥通常利用算法得到的一个密钥,未携带有用户的生物信息,而生产的密钥长度较长,记忆不方便,影响用户在交易过程中密钥的使用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生物识别的区块链密钥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生物信息并将生物信息进行第一次整合,整合成数字信息;
将第一次整合的数字信息与随机数结合完成第二次整合,生成密钥种子;
根据生成的密钥种子通过算法计算得到区块链的密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医链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医链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47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区块链权限机制的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存储器的修复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