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超表面的双圆极化三通道逆向反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24711.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9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丁旭旻;管春生;张狂;吴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5/00 | 分类号: | H01Q15/00;H01Q15/2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于歌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表面 极化 通道 逆向 反射 | ||
基于超表面的双圆极化三通道逆向反射器,涉及反射器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的逆向反射器存在体积大、结构复杂的问题。相邻的两个U型金属带条的开口方向与多个反射型贴片单元的长度方向所成的夹角分别137°和43°,U型金属带条接收入射角度为60度、0度或‑60度的圆极化平面波,该圆极化波通过介质基板入射至金属地,还用于根据相邻的两个U型金属带条的开口方向与多个反射型贴片单元的长度方向所成的夹角来调节反射波的相位,使相邻的两个金属地生成的反射波的相位差为180度;每个金属地对圆极化波实现电磁波全反射,生成多个反射波;反射型贴片单元对多个反射波进行叠加,形成反射波反射回原入射方向。用于形成逆反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射器。属于反射器领域。
背景技术
逆向反射器是一种能将电磁波反射回入射方向的装置。无损和无源回复反射器在微波和光学频率上都有许多实际应用,如遥感、目标跟踪、雷达截面增强、动态光学标签、自由空间通信、传感器网络等。反射镜是最简单的后向反射结构,但它只能在波垂直照射时提供强烈的后向反射。角反射器和龙伯透镜被广泛用于回复反射器设计。对于角反射器,入射波会被一些适当连接的金属板反射两到三次,从而产生反反射现象。对于龙伯透镜,其结构多次散射,从而增强了反向反射波分量。显然,这些器件体积庞大,不适合小型化和集成化。超表面是由亚波长散射体组成的人工设计的超薄二维超材料,它能够操纵传播波的相位、振幅和偏振度。由于其特殊的波前调控能力,人们基于超表面提出了许多应用,如光束偏转、平面透镜、轨道角动量发生器、隐身、全息图等,这也使得亚表面成为超薄平面后向反射器的良好选择。本设计基于超表面,提出了一种超薄的三通道逆向反射器,解决了传统逆向反射器尺寸限制的难题,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的逆向反射器存在体积大、结构复杂的问题。现提供基于超表面的双圆极化三通道逆向反射器。
基于超表面的双圆极化三通道逆向反射器,所述反射器包括多个反射型贴片单元1,
每个反射型贴片单元1包括U型金属带条1-1、介质基板1-2和金属地1-3,
U型金属带条1-1、介质基板1-2和金属地1-3从上至下依次层叠排布;
多个反射型贴片单元1沿着直线排列,相邻的两个U型金属带条1-1的开口方向与多个反射型贴片单元1的长度方向所成的夹角分别137°和43°,
U型金属带条1-1,用于接收入射角度为60度、0度或-60度的圆极化平面波,该圆极化波通过介质基板1-2入射至金属地1-3,还用于根据相邻的两个U型金属带条1-1的开口方向与多个反射型贴片单元1的长度方向所成的夹角来调节反射波的相位,使相邻的两个金属地生成的反射波的相位差为180度;
每个金属地1-3,用于对圆极化波实现电磁波的全反射,生成多个反射波;
多个反射型贴片单元1,用于对多个反射波进行叠加,叠加后形成的反射波反射回原入射方向,从而实现逆向反射。
优选的,圆极化平面波包括右旋圆极化波或左旋圆极化波。
优选的,每个反射波的反射角度为:
式中,θr为每个反射型贴片单元上反射波与法线的夹角,kmx为第m个反射波的衍射模的波数,kmx=kin+m×kg,kin为圆极化平面波的波数,p是周期的长度,k0为空间波数。
优选的,反射波的波数M表示为:
式中,是取整符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47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