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钽电容器阳极及其赋能工艺、钽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424328.5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0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蒋松成;靳博;李前均;宁连才;潘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国营第四三二六厂) |
| 主分类号: | H01G9/14 | 分类号: | H01G9/14;H01G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闯 |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钽电容 阳极 及其 工艺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钽电容器阳极及其赋能工艺、钽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赋能工艺包括酸洗、形成、热处理和补形成步骤。本发明的赋能工艺通过酸洗去除烧结后钽芯内的杂质,尤其是金属杂质,并通过对电流密度、升压时间、形成液温度、热处理温度等条件的优化,获取更为均匀致密的介质氧化膜,降低导电聚合物片式钽电容器在高温焊接后首次通电时短路击穿问题发生的概率,提升导电聚合物片式钽电容器介质氧化膜的耐焊接热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钽电容器阳极及其赋能工艺、钽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导电聚合物片式钽电容器的广泛应用,在导电聚合物片式钽电容器的应用过程中,用户对电子元器件质量要求逐步提高,其中特别显著的是汽车行业和军工领域。
目前有小部分的导电聚合物片式钽电容器在使用过程中,经过高温焊接后,首次通电时即会出现短路失效的情况。为降低高温焊接后首次通电时,导电聚合物片式钽电容器短路失效的概率,有必要对工艺进行优化和改善,从而提升导电聚合物片式钽电容器的耐焊接热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钽电容器阳极及其赋能工艺、钽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钽电容器阳极的赋能工艺,包括:
对完成烧结的钽芯进行酸洗,去除钽芯表面的酸洗溶液,然后进行干燥处理;
对干燥处理后的钽芯进行加电形成,形成液的温度为45~90℃,形成过程中先恒流升压至形成电压,再恒压处理,电流密度为1.5~6.5mA/只,升压时间为3~12小时;
去除钽芯表面残留的形成液,然后进行热处理,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255~365℃;
热处理结束的钽芯降温后进行补形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酸洗溶液包括有机酸溶液、无机酸溶液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酸溶液包括醋酸、柠檬酸、乙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无机酸溶液包括硝酸溶液、磷酸、硫酸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酸洗溶液的浓度为10wt%~50wt%。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酸洗的时间为30~60min。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去除钽芯表面的酸洗溶液通过水洗去除,所述水洗的时间为30~120min。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干燥为烘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烘干的温度为120~150℃,所述烘干的时间为30~60min。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形成液中含有磷酸、硝酸、乙酸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形成液的浓度为0.5~1g/L。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形成电压为48~128V。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恒压处理时间为3~12小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去除钽芯表面残留的形成液通过喷淋和煮洗的方式去除。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淋使用的喷淋液为去离子水,喷淋时间为2~10min。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煮洗使用的煮洗液为去离子水,煮洗的温度为25~95℃,煮洗时间为30~90min。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处理时间为20min~6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国营第四三二六厂),未经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国营第四三二六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43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