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步法合成吡咯喹啉醌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24058.8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7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平;黄国平;黄剑雄;黄喜根;蔡军火;方文超;黄川;应俊杰;余荣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45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步法 合成 吡咯 喹啉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步法合成吡咯喹啉醌的制备方法,它是以4‑甲基‑5‑硝基‑2‑氟苯胺(2)为原料,经两次关环反应,得关键中间体5‑甲氧基‑1H‑吡咯[2,3‑f]喹啉‑2,7,9‑三甲酸三烃基酯(6),后经氧化反应、水解反应和酸化反应得吡咯喹啉醌(PQQ,1)。本发明具有绿色环保、原料易得、成本低廉、方法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优点,该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制备成本高和难于工业化生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化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四步法合成吡咯喹啉醌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吡咯喹啉醌(Pyrroloquinoline quinone,PQQ)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现的一种氧化还原酶的新辅酶,是继黄素核苷酸(FMN、FAD)和烟酰胺核苷酸(NAD+、NADP+)之后发现的第3种酶。作为一种氧化还原酶辅基,PQQ几乎存在于所有生物组织中,是一种新型的水溶性维生素。研究表明PQQ具有一些重要功能:刺激微生物生长,促进神经生长因子合成,动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因子等。因此,研究无污染、原料易得、成本低廉的吡咯喹啉醌合成与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环保、无污染、环境友好、原料易得、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方法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吡咯喹啉醌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制备成本高、环境污染大和难于工业化生产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四步法合成吡咯喹啉醌的制备方法,特征是:
A、制备6-(2-烃基氧碳酰基-2-氧代乙基) -5-硝基-8-甲氧基喹啉-2,4-二甲酸二烃基酯(5):以4-甲基-5-硝基-2-氟苯胺(2)为原料,在4-氧代-2-烯戊二酸二烃基酯、第一种催化剂和第一种溶剂的作用下生成6-甲基-5-硝基-8-氟喹啉-2,4-二甲酸二烃基酯(3),再在草酸二烃基酯、第二种催化剂和甲醇的作用下生成6-(2-烃基氧碳酰基-2-氧代乙基)-5-硝基-8-甲氧基喹啉-2,4-二甲酸二烃基酯(5),或,以4-甲基-5-硝基-2-氟苯胺(2)为原料,在草酸二烃基酯、第二种催化剂和甲醇的作用下生成3-(4-氨基-2-硝基-5-甲氧基)苯基-2-氧代丙酸烃基酯(4),再在4-氧代-2-烯戊二酸二烃基酯、第一种催化剂和第一种溶剂的作用下生成6-(2-烃基氧碳酰基-2-氧代乙基)-5-硝基-8-甲氧基喹啉-2,4-二甲酸二烃基酯(5);
B、制备5-甲氧基-1H-吡咯[2,3-f]喹啉-2,7,9-三甲酸三烃基酯(6):以步骤A中制备的6-(2-烃基氧碳酰基-2-氧代乙基)-5-硝基-8-甲氧基喹啉-2,4-二甲酸二烃基酯(5)为原料,在第一种试剂/催化剂和第二种溶剂的作用下生成5-甲氧基-1H-吡咯[2,3-f]喹啉-2,7,9-三甲酸三烃基酯(6);
C、制备吡咯喹啉醌(PQQ, 1):以步骤B中制备的5-甲氧基-1H-吡咯[2,3-f]喹啉-2,7,9-三甲酸三烃基酯(6)为原料,经常规的反应步骤,在氧化剂硝酸铈铵作用下形成邻二醌,最后经碱性水解、酸化得吡咯喹啉醌(PQQ, 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农业大学,未经江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40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物品查找方法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