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耳机的控制方法、耳机盒、耳机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23385.1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14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白彬;胡明辉;王雪梅;姚艳红;尹光明;李小康;李涛;栾浩杰;徐增国;邵文鹏;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控制 方法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应用于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盒设置有第一电触点,在所述第一电触点的状态为充电状态时,所述第一电触点用于对耳机进行充电;在所述第一电触点的状态为通信状态时,所述第一电触点用于建立所述耳机盒和所述耳机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耳机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第一电触点的状态处于所述充电状态,且所述耳机盒检测到所述耳机盒和所述耳机之间存在通信需求时,调整所述第一电触点的电平值,以通过所述第一电触点对所述耳机发出预设信号,其中,所述耳机通过第二电触点接收到所述预设信号后,将所述耳机的第二电触点切换为通信状态,并通过所述第二电触点向所述耳机盒传输基于所述预设信号响应得到的响应信号;
在接收到所述耳机基于所述预设信号反馈的响应信号时,将所述第一电触点的状态切换为所述通信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第一电触点的电平值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电触点的电平值在低电平和高电平之间交替切换,并使切换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耳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所述耳机基于所述预设信号反馈的响应信号时,将所述第一电触点的状态切换为所述通信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检测到所述耳机盒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第一电触点的状态切换为所述充电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所述耳机盒不存在需要向所述耳机发送的数据;
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耳机发送的数据;
接收到所述耳机发送的空数据包的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次数;
检测到所述耳机的电量未充满。
4.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应用于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设置有第二电触点,在所述第二电触点的状态为充电状态时,所述第二电触点用于与耳机盒的第一电触点导通后,对所述耳机进行充电;在所述第二电触点的状态为通信状态时,所述第二电触点用于与耳机盒的第一电触点导通后,建立所述耳机和所述耳机盒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耳机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第二电触点的状态处于所述充电状态,且所述耳机检测到所述第一电触点的电平值发生变化时,进行预设信号的检测;
在检测到所述预设信号后,基于检测次数判断预设信号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预设信号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将所述第二电触点的状态切换为所述通信状态,并向所述耳机盒发送所述预设信号对应的响应信号,以建立所述耳机和所述耳机盒之间的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所述预设信号对应的检测次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次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二电触点的状态处于所述充电状态,且所述耳机检测到所述第一电触点的电平值发生变化时,进行预设信号的检测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判断检测到的所述预设信号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所述预设信号对应的检测次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次数;
在判定所述预设信号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时,执行所述将所述第二电触点的状态切换为所述通信状态,并向所述耳机盒发送所述预设信号对应的响应信号,以建立所述耳机和所述耳机盒之间的通信连接的步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检测到所述预设信号时,将所述检测次数累计加一,并在第一时长后,开始检测下一个预设信号;
在所述第一时长后的第二时长内检测到下一个预设信号时,将所述检测次数累计加一,并在所述第二时长后,返回执行所述检测到所述预设信号时,将所述检测次数累计加一,并在第一时长后,开始检测下一个预设信号的步骤;
在所述第一时长后的第二时长内未检测到下一个预设信号时,以及所述检测次数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次数时,将所述检测次数清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33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