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云存储的智能数据同步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22903.8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5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冯云鸽;李洪钧;邓永生;裴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驰通数码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178 | 分类号: | G06F16/178;G06F16/182;G06F11/14;H04L67/1097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韩洋 |
地址: | 6117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存储 智能 数据 同步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数据存储和管理领域的一种基于云存储的智能数据同步方法及其系统。方法步骤包括:1,智能终端设备与家庭云盘之间建立数据传输链路,家庭云盘存储有文件同步备份状态表,智能终端设备存储有终端同步备份状态子表;2,通过预设的文件同步备份控制程序对文件同步备份状态表和终端同步备份状态子表的内容进行同步修改,并实现数据在所述智能终端设备和所述家庭云盘之间的数据同步管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实现数据在智能终端设备和家庭云盘之间的统一管理,实现数据的智能化备份、删除和恢复,用户能非常方便、高效、快捷的管理自己数据文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存储和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云存储的智能数据同步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通信的日益发达,5G浪潮的到来,移动智能设备的广泛普及和使用。从而,移动智能设备已渐变成我们生活及工作的必须品,为我们处理日常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工作等的重要工具。因日常需要处理的个人数据文件的迅猛增长,移动个人设备中存储的文件、照片、视频等越来越多,在对移动个人设备的存储的数据进行管理时,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例如:不能实现对家庭中多个用户的数据文件进行统一管理和查看,存储数据凌乱,容易造成存储数据的遗漏或者重复备份。恢复指定数据文件时,需要从多个设备中一一搜寻;用户备份指定数据文件时,可能出现重复备份情况,浪费了系统存储空间;同样,用户删除指定数据文件时,需要在多个设备中一一删除;在进行数据同步管理时这些操作非常繁琐且费时,也不利于数据文件的统一管理和保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之处,建立了以家庭云盘为共享平台的数据管理机制,利用数据同步状态表,实现家庭中多个用户的数据文件进行统一管理,提出了一种基于云存储的智能数据同步方法及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云存储的智能数据同步方法,步骤包括:
S1,智能终端设备与家庭云盘之间建立数据传输链路,家庭云盘存储有文件同步备份状态表,智能终端设备存储有终端同步备份状态子表;
S2,通过预设的文件同步备份控制程序对文件同步备份状态表和终端同步备份状态子表的内容进行同步修改,实现数据在智能终端设备和家庭云盘之间的数据同步管理,数据同步管理包括备份、删除和恢复。
作为优选方案,文件同步备份状态表是目录结构,目录结构内容包括用户名、用户名下的智能终端设备名称、智能终端设备名称下的文件夹或文件目录、每一个文件夹或文件的第一云端状态信息,其中,用户名用于区分多个使用家庭云盘的用户,用户名下的智能终端设备名称由用户名的用户使用,第一云端状态信息保存文件或文件夹在家庭云盘中的状态。
作为优选方案,终端同步备份状态子表按照智能终端设备的文档结构建立子表目录结构,子表目录结构内容包括盘符、盘符下的终端文件夹或文件的名称、终端文件夹或文件对应的第一终端状态信息。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云端状态信息的内容包括已备份到家庭云盘、已备份到智能终端设备、已本地删除、已在家庭云盘中删除、已彻底删除、已恢复到家庭云盘、已恢复到智能终端设备、备份到家庭云盘、备份到智能终端设备、本地删除、在家庭云盘中删除、彻底删除、恢复到家庭云盘、恢复到智能终端设备;
第一终端状态信息的内容包括未执行备份、已备份到家庭云盘、已本地删除、已在家庭云盘中删除、已彻底删除、已恢复到家庭云盘、已备份到智能终端设备、已恢复到智能终端设备、备份到家庭云盘、备份到智能终端设备、本地删除、在家庭云盘中删除、彻底删除、恢复到家庭云盘、恢复到智能终端设备。
进一步的,数据同步管理中的备份包括文件或文件夹从智能终端设备复制到家庭云盘,文件或文件夹从家庭云盘复制到智能终端设备,
文件或文件夹从智能终端设备复制到家庭云盘,具体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驰通数码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驰通数码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29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