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古建筑耗能减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22444.3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6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朱利明;杨佳年;孙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大桥隧与轨道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徐博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古建筑 耗能 装置 | ||
本发明是一种装配式古建筑耗能减振装置,包括由上至下顺次连接的主振动系统拼接钢圆筒、铅芯橡胶承托盘、动力吸振器拼接钢圆筒和拼接橡胶圆筒;动力吸振器拼接钢圆筒内壁与木柱外表面之间设置有钢圆筒橡胶垫圈,动力吸振器拼接钢圆筒内设置有圆柱形卡槽,圆柱形卡槽内可放置拼接质量块,钢圆筒橡胶垫圈内径大于木柱直径;拼接橡胶圆筒内径大于木柱直径;主振动系统拼接钢圆筒内设置有多道环形卡槽,环形卡槽内安装有粘滞性阻尼器拼盘,粘滞性阻尼器拼盘粘滞性阻尼器拼盘内壁与木柱外表面紧密接触连接;铅芯橡胶承托盘内壁与木柱外表面紧密接触连接。该种耗能减振装置能够在不破坏古建筑原有构造的同时,有效地减小环境振动对古建筑造成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古建筑文物保护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装配式古建筑耗能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古建筑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具体表现。其中,木结构形式的古建筑无疑是中国众多样式古建筑中的杰出代表。然而,随着历史的不断变迁,木结构古建筑经受了沧桑岁月的洗礼,长时间的损伤积累,已使其结构内部脆弱不堪,保护古建筑乃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而保护古建筑也是在保护我们的历史。
随着我们对于木结构形式古建筑保护问题的研究深入,由临近古建筑的土木工程施工以及交通振动带来的环境振动问题对于木结构古建筑造成的危害也日益凸显。木结构古建筑在这些或强烈或细微的振动的反复作用下,将产生疲劳损伤超限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影响木结构古建筑的耐久性甚至整体结构的安全性。
因此,对于木结构古建筑而言,抗振方面的保护措施是尤为紧要的,这对于保护古文物,传承中国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大量事实和理论研究证明,导致古建筑木结构振动损伤主要以横向振动为主,所以应着重考虑控制木结构古建筑的横向振动,并且古建筑多属于低层建筑,在低层建筑中,振动的高程放大效应较为突出。所以,为了限制木结构古建筑的振动,应着重考虑通过控制柱身顶部的横向振动,从而控制结构物上部梁、枋以及屋盖的振动,减小振动的破坏。因此,迫切需要在不破坏古建筑原木构件的基础上,探索设计出一种安装方便、经济环保、能规模化投入生产使用并适用于大部分木结构形式古建筑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古建筑耗能减振装置,在不破坏古建筑原有构造的同时,有效地减小环境振动对古建筑造成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装配式古建筑耗能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振动系统与动力吸振器系统,所述的主振动系统包括主振动系统拼接钢圆筒和铅芯橡胶承托盘,所述的动力吸振器系统包括动力吸振器拼接钢圆筒和拼接橡胶圆筒;所述的动力吸振器拼接钢圆筒、拼接橡胶圆筒、主振动系统拼接钢圆筒和铅芯橡胶承托盘由上至下顺次连接;所述的动力吸振器拼接钢圆筒、拼接橡胶圆筒、主振动系统拼接钢圆筒和铅芯橡胶承托盘均嵌套在木柱外表面;
所述的动力吸振器拼接钢圆筒内壁与木柱外表面之间设置有钢圆筒橡胶垫圈,所述的动力吸振器拼接钢圆筒内设置有圆柱形卡槽,所述的圆柱形卡槽内可放置若干拼接质量块,所述的钢圆筒橡胶垫圈内径大于木柱直径;
所述的拼接橡胶圆筒内径大于木柱直径;
所述的主振动系统拼接钢圆筒内设置有多道环形卡槽,所述的环形卡槽内安装有粘滞性阻尼器拼盘,所述的粘滞性阻尼器拼盘粘滞性阻尼器拼盘内壁与木柱外表面紧密接触连接;
所述的铅芯橡胶承托盘内壁与木柱外表面紧密接触连接。
所述的动力吸振器拼接钢圆筒、拼接橡胶圆筒、主振动系统拼接钢圆筒和铅芯橡胶承托盘均由两片半圆形筒状结构通过螺栓连接制成,所述的半圆形筒状结构两侧的加强肋上均设置有左右对接螺栓孔,螺栓穿过左右对接螺栓孔实现两片半圆形筒状结构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大桥隧与轨道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工大桥隧与轨道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24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