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轴多层多级式自适应两档变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21916.3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0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薛荣生;陈俊杰;张引航;王靖;陈同浩;谭志康;邓天仪;邓云帆;梁品权;颜昌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37/12 | 分类号: | F16H37/1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张文军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 多层 多级 自适应 变速 系统 | ||
1.一种同轴多层多级式自适应两档变速系统,包括固定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1)径向外侧由内至外依次转动设置有输入套(2)、高速传动套(3)、低速传动套(4)和输出套(5),其中输入套(2)与高速传动套(3)之间直接动力连接或者经第一减速机构(7)动力连接,高速传动套(3)与低速传动套(4)之间经第二减速机构(8)和离合机构(9)动力连接,当所述离合机构(9)分离时,输出套(5)与低速传动套(4)动力连接,当所述离合机构(9)结合时,输出套(5)与高速传动套(3)动力连接,所述输出套(5)上套装有输出部件(10),所述固定轴(1)一端设有用于驱动输入套(2)转动的电机(6);
所述离合机构(9)包括内摩擦部件(9a)和外摩擦盘(9b),内摩擦部件(9a)固定安装在高速传动套(3)的端部,外摩擦盘(9b)的内圈至少部分能够与内摩擦部件(9a)以锥面形式摩擦结合,外摩擦盘(9b)的内圈至少部分与低速传动套(4)以花键形式连接,外摩擦盘(9b)的外圈与输出套(5)之间通过螺旋滚珠结构连接,使外摩擦盘(9b)既能随输出套(5)同步转动,又能相对输出套(5)轴向移动,所述外摩擦盘(9b)一端设有弹性元件(9c),施加使外摩擦盘(9b)与内摩擦部件(9a)摩擦结合的力;
所述低速传动套(4)包括内凹段(4a)和外凸段(4b),两者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设有弧形内凹结构(4a1)和弧形外凸结构(4b1),弧形内凹结构(4a1)与弧形外凸结构(4b1)相互作用,以凸轮副的形式驱动外摩擦盘(9b)克服弹性元件(9c)的阻力移动;
所述离合机构(9)还包括超越离合器(9d),超越离合器(9d)的内圈与内凹段(4a)连接,外圈与高速传动套(3)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二减速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多层多级式自适应两档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速机构(8)包括第一减速轴(8a),以及套装在第一减速轴(8a)两端的第一齿轮(8b)和第二齿轮(8c),其中第二齿轮(8c)与超越离合器(9d)的外圈啮合,所述高速传动套(3)上固套有与第一齿轮(8b)啮合的第三齿轮(9e)。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多层多级式自适应两档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套(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套(5a),所述螺旋滚珠结构包括设置在支撑套(5a)内壁上的内螺旋槽(9f),以及设置在外摩擦盘(9b)外侧的外螺旋槽(9g),外螺旋槽(9g)与内螺旋槽(9f)围成的通道内安装有滚珠(9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多层多级式自适应两档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套(5)和外凸段(4b)的端部均设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盘状结构(p)。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同轴多层多级式自适应两档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6)的转子(6a)为空心结构,转子(6a)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左连接套(6c)和右连接套(6b),所述输入套(2)穿出右连接套(6b),并与右连接套(6b)的内圈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轴多层多级式自适应两档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传动套(3)、低速传动套(4)和输出套(5)的右端均穿过左连接套(6c)伸入转子(6a)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轴多层多级式自适应两档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套(2)的两端、输出部件(10)的两端、左连接套(6c)的左端、右连接套(6b)的右端均通过轴承(11)支承在变速系统的外壳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同轴多层多级式自适应两档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速机构(7)包括第二减速轴(7a),以及套装在第二减速轴(7a)两端的第四齿轮(7b)和第五齿轮(7c),所述输入套(2)上设有与第四齿轮(7b)啮合的第六齿轮(7d),高速传动套(3)上设有与第五齿轮(7c)啮合的第七齿轮(7e)。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多层多级式自适应两档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9c)为碟簧,其两端分别抵接在外摩擦盘(9b)和支撑套(5a)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191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硼氢化钠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港口集装箱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