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时序数据的压缩方法、装置以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21733.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1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丁良;李在学;蔡富东;吕昌峰;陈雷;甘法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7/40 | 分类号: | H03M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6 | 代理人: | 董延丽 |
地址: | 25508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时序 数据 压缩 方法 装置 以及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时序数据的压缩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预设时间段内,确定所述时间段的起始值,并将所述时间段的起始值作为首个时序数据时间戳;将所述起始值后续的时间值减去前一个时间值,确定出相邻时序数据时间戳的差值;根据第一预设方法,对所述相邻时序数据时间戳差值的相关信息进行编码,完成对时序数据时间戳的压缩。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确定相邻时序数据时间戳的差值,并对相邻时序数据时间戳差值的相关信息进行编码,完成对时序数据时间戳的压缩,以便于节省数据库的存储空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时序数据的压缩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背景技术
时序数据是一种十分常见且存在特定规律的数据,其代表一系列时间点上的观测值按等时间间隔获取所得的数据集合,近年来,伴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时序数据的规模呈现一个爆发式的增长态势。为此,相关企业需要不断添置架设大量的存储设备来应对不断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然而,更大、更多的存储容量会占用更大的系统支出和能耗资源,带来巨大的成本负担。因此,如何面向时序数据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压缩便成为当前时序数据库开发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难题与挑战。
现有技术中,对时序数据进行压缩时,会造成压缩速率的减缓,压缩时序数据的时间相对较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序数据的压缩方法、装置以及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时序数据进行压缩时会造成压缩速率的减缓,压缩时序数据的时间相对较长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时序数据的压缩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预设时间段内,确定所述时间段的起始值,并将所述时间段的起始值作为首个时序数据时间戳;
将所述起始值后续的时间值减去前一个时间值,确定出相邻时序数据时间戳的差值;
根据第一预设方法,对所述相邻时序数据时间戳差值的相关信息进行编码,完成对时序数据时间戳的压缩。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预设方法为变长编码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对所述相邻时序数据时间戳差值的相关信息进行编码,具体包括:
将相邻时序数据时间戳的差值减去时序数据生成周期,确定出待编码值;
根据第二预设方法对待编码值进行编码,得出编码值,并将编码值进行存储,完成对时序数据时间戳的压缩。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第二预设方法对待编码值进行编码,得出编码值,具体包括:
将所述待编码值设定为相对应的标志位,其中,不同预设阈值的待编码值对应不同的标志位,所述标志位表示所要编码的位数;
根据所述标志位对所述待编码值进行编码,得出编码值。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标志位对所述待编码值进行编码,得出编码值,具体包括:
确定出标志位所占的位数与所述编码值所占的位数之和;
若标志位所占的位数与所述待编码值编码后所占的位数之和小于所要编码的位数,在标志位与所述编码值之间补0,以便于符合所要编码的位数。
进一步的,所述编码结果为所述标志位在前,所述时间戳差值与时序数据生成周期的差值待编码值的编码值在后。
进一步的,所述待编码值的预设阈值包括0、[1,64]、[65,256]、[257,2048]、[2049,3600],分别对应标志位包括‘0’、‘01’、‘001’、‘0001’、‘1111’。
进一步的,应用二进制对所述待编码值进行编码,得出二进制的编码值,并且所述标志位为二进制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17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