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仰拱模板的牵引固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21632.4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8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郝瑞刚 |
地址: | 11013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板 牵引 固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仰拱浇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仰拱模板的牵引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栈桥两端的支腿分别支撑于待浇仰拱两侧的地面上,通过反挂轮将可升降的模板牵引部悬挂在栈桥的下方,将端模设置在待浇仰拱的初期支护上;步骤二、往端模内注浆,养护混凝土至设计强度;步骤三、通过驱动部和设置在栈桥与模板牵引部之间的支撑轮使栈桥在模板牵引部上方沿着隧道前进方向移动,通过模板牵引部将栈桥下放;步骤四、通过驱动部使模板牵引部沿着隧道前进方向移动。本方案通过栈桥本体与模板牵引部的相互配合,有效实现了二者的相对移动,从而对端模进行有效的牵引以及固定,本发明可有效减少工序间施工干扰、加快施工进度、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仰拱浇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仰拱模板的牵引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仰拱是为改善上部支护结构受力条件而设置在隧道底部的反向拱形结构,是隧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一方面要将隧道上部的地层压力通过隧道边墙结构或将路面上的荷载有效的传递到地下,而且还有效的抵抗隧道下部地层传来的反力。仰拱与二次衬砌构成隧道整体,增加结构稳定性。
仰拱在施工时,会对其他工序造成干扰,因此在仰拱施工时需配合使用仰拱栈桥。仰拱栈桥的使用,可以减少掌子面开挖施工运输和仰拱施工之间的干扰,掌子面所施工的工装料具可以从栈桥上通过,不影响栈桥下部仰拱施工,且为仰拱施工提供了流水作业工作面,提高了施工效率。
当需要进行新的仰拱浇筑时,需要对位于已浇筑完成的仰拱上方的栈桥进行拆卸移动,并将其安装至待浇仰拱上方,该过程较为繁琐,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施工工期。
仰拱在浇筑前,需要先安装仰拱模板即端模,端模一般包括一块端板以及两块侧板,侧板位于仰拱的两侧,而端板则位于仰拱的端部,侧板与端板之间可形成类似C字型的结构,当仰拱浇筑完成后,还需要对端模整体进行牵引,使其侧板相对应已浇筑完成仰拱向待浇筑仰拱处移动,该过程一般需要在端板前方安装牵引设备,待牵引完成后再对其进行拆卸,过程也相对较为繁琐。
仰拱衬砌施工进度无法在安全步距内与掌子面进度保持一致性,且仰拱施工与掌子面开挖出渣进料间的干扰使得隧道施工施工效率和安全受到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当隧道施工工期紧张的情况下,干扰问题更加突出。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仰拱模板的牵引固定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仰拱模板的牵引固定方法,以至少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部分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仰拱模板的牵引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沿隧道前进方向进行开挖并完成待浇仰拱的初期支护,将栈桥安装至待浇仰拱的上方,使栈桥两端的支腿分别支撑于待浇仰拱两侧的地面上,通过反挂轮将可升降的模板牵引部悬挂在栈桥的下方,将可与模板牵引部连接的端模设置在待浇仰拱的初期支护上;
步骤二、通过限位部对模板牵引部与栈桥之间进行锁定,待锁定后,往端模内注浆,养护混凝土至设计强度,并完成下一个待浇仰拱的初期支护;
步骤三、解除限位部对模板牵引部与栈桥之间的锁定,通过模板牵引部将栈桥顶起并使栈桥的支腿脱离地面,通过驱动部和设置在栈桥与模板牵引部之间的支撑轮使栈桥在模板牵引部上方沿着隧道前进方向移动,待栈桥移动到指定位置,通过模板牵引部将栈桥下放,使栈桥两端的支腿分别支撑于步骤二中的待浇仰拱两侧的地面上;
步骤四、通过驱动部使模板牵引部沿着隧道前进方向移动,并将端模牵引至步骤三中的待浇仰拱的初期支护上。
优选地,成型下一段仰拱时,重复步骤二、步骤三以及步骤四。
优选地,栈桥的支腿包括分别设置在栈桥两端的前支腿和后支腿,前支腿支撑于待浇仰拱一侧的已开挖面,后支腿支撑于待浇仰拱另一侧的未开挖面或者已浇筑完成的仰拱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16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