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感器性能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421194.1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4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房家奕;沈天珺;刘龙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G01D1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 地址: | 550025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感器 性能 检测 方法 装置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感器性能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测量数据,第一测量数据是车载传感器对车辆行驶环境中的目标物进行感知得到的数据;获取第二测量数据,第二测量数据是标准传感器对车辆行驶环境中的目标物进行感知得到的数据,根据第一测量数据和所述第二测量数据,检测所述车载传感器的性能是否满足车辆的安全性要求。本发明的方案中标准传感器的感知数据作为与真实实际情况相同的数据,基于标准传感器的测量数据和车载传感器的测量数据,实现了在车载传感器使用过程中,及时检测车载传感器是否存在测量数据不准确或误报漏报等性能下降问题,保证车载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满足基本安全要求,保证车辆的行车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感器性能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车联网是一种结合导航定位、无线通信以及远程感应等技术的新的汽车技术发展方向。近年来,智能网联技术一直收到广泛关注,而车与外界(vehicle to X,简称V2X)技术作为车联网领域核心技术,与智能技术也存在结合点。如车辆感知数据的主要来源为车辆自身的传感器,但感知距离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而V2X技术作为“超视距感知传感器”,能够辅助车辆扩展感知范围,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在传感器的生产阶段,由生产线通过标定和检测校对,保证传感器的精确性。对于车辆感知系统而言,车辆自身的传感器大部分时间处于工作状态,且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处于复杂的交通环境中,对传感器的损耗非常大,虽然传感器在出厂时会进行标定操作,且传感器发生故障时,会向车主进行提示,但是一方面随着传感器的使用时间增加,传感器的感知精度、灵敏度等性能会因为使用损耗而降低,出现感知不准确、误报漏报、无法自我检测等问题;另一方面虽然传感器会自检是否有故障,但只是对是否影响设备正常运行方面进行检测目前,在传感器使用过程中,因传感器性能损耗造成感知能力下降,出现感知不准确、误报漏报等现象时,车辆无法及时察觉,在发生事故后才能被发现并由维修点进行维修或更换,不能保证行车安全。因此急需一种对使用过程中的传感器的性能进行安全性检测的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感器性能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车载传感器使用过程中,无法及时察觉因传感器性能损耗造成感知能力下降,出现的感知不准确和误报漏报等现象,不能保证行车安全的问题。
依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传感器性能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测量数据,所述第一测量数据是车载传感器对车辆行驶环境中的目标物进行感知得到的数据;
获取第二测量数据,所述第二测量数据是标准传感器对车辆行驶环境中的目标物进行感知得到的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测量数据和所述第二测量数据,检测所述车载传感器的性能是否满足车辆的安全性要求。
可选的,根据所述第一测量数据和所述第二测量数据,检测所述车载传感器的性能是否满足车辆的安全性要求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测量数据和所述第二测量数据,获得所述车载传感器性能的检测结果;
根据所述检测结果,检测所述车载传感器的性能是否满足车辆的安全性要求。
可选的,所述车载传感器的性能,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方面:
所述车载传感器的精密度,所述精密度反映所述车载传感器的测量数据的分散程度;
所述车载传感器的精确度,所述精确度反映所述车载传感器的测量数据与真实值数据的偏离程度;
所述车载传感器的稳定性,所述稳定性反映所述车载传感器的测量数据由于所述车载传感器自身位置的改变引起的变化程度;
所述车载传感器的影响量,所述影响量反映所述车载传感器的测量数据由于外界测量环境的改变引起的变化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11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