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收纳柔性空间飞网的网包及柔性空间飞网折叠收纳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21086.4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6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甄明;杨乐平;朱彦伟;黄涣;张元文;蔡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G4/00 | 分类号: | B64G4/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邱轶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纳 柔性 空间 折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收纳柔性空间飞网的网包及柔性空间飞网折叠收纳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网仓内设置能够充气或放气的气囊筒,气囊筒在收纳过程中处于充气状态,具有一定刚度,在对柔性空间飞网收纳过程中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折叠收纳后的飞网相对整齐有序;当空间飞网逐层收纳过程的同时对气囊筒逐层放气,直至空间飞网全部折叠收纳完成后,气囊筒处于抽空状态,此时气囊筒相当于空间飞网网面之间的隔离布,起到隔离飞网的作用,减小折叠收纳后的飞网网线之间相互缠绕、打结和穿过现象,利于空间飞网的顺利拉出和展开。本发明应用于在轨抓捕封装设计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轨抓捕封装设计领域,具体是一种收纳柔性空间飞网的网包及柔性空间飞网折叠收纳方法。
背景技术
空间飞网在轨抓捕技术利用拖船将收纳在一定体积网仓内的柔性飞网进行发射展开,展开后的飞网具有较大的拦截面积,具有一定容错能力,有利于覆盖抓捕空间碎片、废弃卫星等非合作目标。收纳后的空间飞网占据体积小,一次任务可携带多张空间飞网进行多次目标抓捕,抓捕成本低。同时空间飞网的柔性特征避免了抓捕过程中的碰撞风险,提高了空间目标抓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空间飞网在轨抓捕空间碎片及废弃卫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
空间飞网具有大面积、大柔性、质量小、多网目等特征,飞网从网仓内拉出过程中容易发生缠绕、打结和挂网等现象,造成飞网无法有序拉出和展开,导致空间飞网抓捕任务失败。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飞网从网仓内拉出过程中容易发生缠绕、打结和挂网等现象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收纳柔性空间飞网的网包及柔性空间飞网折叠收纳方法,对空间飞网进行有序的收纳,并对收纳封装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使其收纳封装过程更为标准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收纳柔性空间飞网的网包,包括网仓,所述网仓为空心筒状结构且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网仓内可拆卸的设有若干气囊筒,所述网仓与各气囊筒层层套设并围成若干容置腔,所述气囊筒的侧部设有均匀分布的充气腔,所述气囊筒上设有与充气腔连通的充气阀门,所述气囊筒在充气后挤压所述容置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囊筒包括若干束状气囊带,各束状气囊带沿宽度方向依次相连并围成筒状结构,每一束状气囊带内均设有充气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柔性空间飞网折叠收纳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空间飞网由中心提起形成束状,随后将其倒置在网仓的上方;
步骤2,对第一层气囊筒充气,并在充气后将其固定在网仓内,使该层气囊筒的轴线对准空间飞网的中心;
步骤3,将空间飞网上靠近中心的部分网体塞入第一层气囊筒围成的容置腔内;
步骤4,对下一层气囊筒充气,并在充气后将其固定在网仓内,使该层气囊筒环绕在上一层气囊筒周围并与上一层气囊筒之间围成容置腔;
步骤5,将空间飞网上靠近中心且未被塞入容置腔的部分网体塞入步骤4中围成的容置腔内;
步骤6,对上一层气囊筒放气;
步骤7,重复步骤4-步骤6直至空间飞网全部收纳至网仓内;
步骤8,在所有的气囊筒放气后,对网仓进行箍紧和压实操作,完成空间飞网的收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所述将空间飞网由中心提起形成束状,随后将其倒置在网仓的上方,具体为:
将空间飞网由中心提起形成束状,随后将空间飞网的牵引质量块钩挂到托架上,将托架连同空间飞网拉升至一定高度,使得空间飞网倒置在网仓的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3与步骤5中,通过收纳工具将空间飞网上的部分网体塞入容置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10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