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形玻璃打磨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20920.8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5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明;陈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耀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10 | 分类号: | B24B9/10;B24B41/00;B24B55/06;B24B55/02;B24B41/06;B24B49/12;B24B51/00;B24B47/06;B01D47/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文怡然 |
地址: | 4024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形 玻璃 打磨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圆形玻璃打磨控制系统及方法,应用于智能玻璃圆周打磨装置,所述系统包括控制器和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到位检测模块、传送带控制模块、延时控制模块、打磨控制模块、成品输送模块。所述方法应用于系统,包括到位检测步骤、传送带控制步骤、延时控制步骤、打磨控制步骤、成品输送步骤。本发明解决了圆形玻璃打磨效率低以及打磨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圆形玻璃打磨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在加工过程中,为了适用于各种具体的使用环境,要根据需要切割成不同形状形式的玻璃,但在切割过程中玻璃边缘会产生毛细、粗糙等情况,为了符合需要因此还需要通过磨边机对切割后的玻璃进行磨边。其中,加工成圆形的玻璃多用于锅盖的制造,为了方便锅盖的后续加工,需要将圆形玻璃的边缘进行均匀的打磨。目前,传统玻璃边缘的打磨方法是工人通过砂轮机手动对玻璃毛边进行打磨,这种方式耗时耗力,工人的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不高。而且手工打磨质量不易控制,打磨不均匀,报废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圆形玻璃打磨控制系统,解决了圆形玻璃打磨效率低以及打磨不均匀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形玻璃打磨控制系统,应用于智能玻璃圆周打磨装置,包括控制器和服务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智能玻璃圆周打磨装置的第一传送带、夹持机构、驱动机构和打磨机构,所述服务器包括以下模块:
到位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第二圆形玻璃在第一传送带上到达指定位置时,向控制器发送到达指令;
传送带控制模块:用于在控制器接收到到达指令后,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传送带停止,并将第一圆形玻璃输送到与第一传送带紧邻设置的第二传送带上;
延时控制模块:用于在第一传送带停止后,根据预设的延时值使控制器延时控制第二传送带紧邻第一传送带的端部进行下降,将第一圆形玻璃放置到不高于第二传送带初始高度的下夹持组件上;还用于根据预设的延时值使控制器延时夹持机构的上夹持组件向下运动对第一圆形玻璃进行夹持;
打磨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圆形玻璃跟随夹持机构一起转动,并控制驱动机构使打磨机构靠近第一圆形玻璃;启动打磨机构对第一圆形玻璃进行打磨;
成品输送模块:用于在打磨机构对第一圆形玻璃打磨完成后,控制第二传送带紧邻第一传送带的端部进行上升复位,并控制第一传送带启动进行第二圆形玻璃的打磨。
说明:第一圆形玻璃和第二圆形玻璃均为待加工打磨的圆形玻璃,两者间隔放置,第一圆形玻璃打磨顺序的优先度高于第二圆形玻璃。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
1.到位检测模块和传送带控制模块的设置,由于第一圆形玻璃位于第二圆形玻璃前面,因此需要先打磨。当到位检测模块检测到第二圆形玻璃在第一传送带上到达指定位置时,可以说明第一圆形玻璃在第二传送带的传送作用下即将或已达到夹持机构,也可以进行打磨步骤了。通过控制第一传送带停止,可以防止第二圆形玻璃运输到第二传送带,导致对第一圆形玻璃的打磨造成影响。
2.延时控制模块的设置,由于下夹持组件不高于第二传送带初始高度,当第二传送带的端部下降时,使得第二传送带的第一圆形玻璃可以放置在下夹持组件上,方便夹持机构的夹持,从而实现圆形玻璃板的自动夹持,方便后续的打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耀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耀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09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处理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基于语义网的企业合同审核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