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绝缘斗温控装置自适应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420746.7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87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 发明(设计)人: | 姚沛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南方电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伟斌 |
| 地址: | 511494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缘 温控 装置 自适应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绝缘斗温控装置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参数设定:通过绝缘斗温控装置的输入模块,设定绝缘斗工作区域内作业人员体感温度的目标值;
S2:信息采集:通过绝缘斗温控装置上的传感器,测量绝缘斗工作区域内的温度T0、水气压e0和风机风速v0;
S3:控制量计算:根据体感温度目标值和传感器采集到的环境数据,控制模块利用智能寻优的方式计算绝缘斗温控装置的控制参数;
S4:装置驱动控制:根据控制量计算的计算结果,驱动绝缘斗温控装置的变频压缩机和风机进行工作;
步骤S3控制量计算,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参数读取:读取绝缘斗工作区域内的温度T0、水气压e0和风机风速v0的测量值,以及用户设定的目标体感温度AT;
S3.2:控制参数初始化:随机生成n个粒子,每个粒子的初始位置由粒子速度si(i=1,2,…,n)、风机风速控制值vi(i=1,2,…,n)和温度控制值Ti(i=1,2,…,n)三个参数来确定;
S3.3:控制参数适应值计算:计算n个粒子的适应值,然后找到这n个粒子中,适应度最低的粒子所对应的风机风速值Pg;
S3.4:控制参数更新:记录每一次更新前适应值最低的粒子所对应的适应值和粒子的位置,即粒子速度、风机风速控制值和温度控制值;然后对这n个粒子的位置进行更新;
S3.5:结束条件判断:判断控制参数更新次数是否达到设定阈值,如未达到则跳回步骤S3.3;如已达到,则在控制参数更新列表中找到适应值最低的粒子所对应的风机风速控制值和控制温度值作为控制参数输出;
在步骤S3.2中:控制参数初始化中,粒子个数n默认值为40,可通过人工进行修改;所有粒子的粒子速度si均为0~1之间的某个随机值;所有粒子的风机风速控制值vi均为绝缘斗温控装置风机风速输出范围内的某个随机值;所有粒子的温度控制值可通过下式的体感温度计算公式来计算:
Ti=(AT-0.2e0+0.65·(vi+v0)+27)/1.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斗温控装置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步骤S1参数设定,具体是通过按钮或触摸屏将目标体感温度输入,且体感温度输入范围为24℃~30℃;如果输入的目标体感温度低于24℃,则认为输入的值为24℃;如果输入的目标体感温度高于30℃,则认为输入的值为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斗温控装置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信息采集,具体是采集绝缘工作斗四个角点上的温度、水气压和风机风速,然后分别求平均后得到绝缘斗工作区域内的温度T0、水气压e0和风机风速v0。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绝缘斗温控装置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3中:控制参数适应值计算中,适用值的计算公式为:
/
式中ρ表示空气密度,D表示绝缘斗的工作空间大小,c表示空气比热容,ηT1和ηT2分别表示压缩机的机械效率和制冷效率,ηV1和ηV2分别表示风机的内效率和机械效率;公式的计算结果Qi表示系统的能耗值,数值越低则表示系统越省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南方电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南方电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074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