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体识别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9025.4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0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何轩;杨波;范青;方凌锐;张至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N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徐颖聪 |
地址: | 200051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体 识别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活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对于曝光条件进行测评,并基于测评结果进行动态曝光,获取待识别对象的可见光图像与红外图像;
步骤S2,基于所述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进行检测,确定待识别对象是否为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步骤S11,对于红外曝光进行动态测评,获取红外曝光条件;
步骤S12,在所述红外曝光条件下,获取待识别对象的红外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包括:
在待机状态下,在低曝光、中曝光、和高曝光条件下进行切换以获取红外参考图像;
对于所述红外参考图像进行检测,当从所述红外参考图像中检测得到参考对象时,则根据该曝光条件下的检测的参考对象的预定区域的平均亮度确定所述红外曝光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平均亮度确定所述红外曝光条件包括:
当平均亮度低于第一阈值,则进行补光来增加过光量;当所述平均亮度高于第二阈值,则通过缩小光圈或降低ISO来减少过光量。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活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还包括:
步骤S13,对于可见光曝光进行动态测评,获取可见光曝光条件;
步骤S14,在所述可见光曝光条件下,获取待识别对象的可见光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包括:
在待机状态下,在低曝光、中曝光、和高曝光条件下进行切换以获取可见光参考图像;
对于所述可见光参考图进行评价,当整体亮度低于第三阈值,则进行补光来增加过光量,以获取所述可见光图像;当整体亮度高于第四阈值,则通过缩小光圈或降低ISO来减少过光量,以获取所述可见光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对于所述可见光图像和/或红外图像进行质量评估,以确定满足质量要求的所述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
对于满足质量要求的所述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分类,判断所述待识别对象是否为活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对于所述可见光图像和/或红外图像进行质量评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连续若干帧的图像进行检测,当判定结果均显示所述待识别对象为活体时,则确定所述待识别对象为活体。
10.一种活体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态曝光测评模块,所述动态曝光模块用于对曝光条件进行测评;
影像采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动态曝光模块得到的测评结过进行动态曝光,获取待识别对象的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
活体判定模块,基于所述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进行检测,确定待识别对象是否为活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902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