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校园安防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418668.7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3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赵学义;师文喜;王德勇;刘海强;方俭;敖乃翔;妥文斌;牟超;李鹏;朱占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联海创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G08B13/196;H04L29/08;G07C9/37;G07C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林哲生 |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校园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校园安防系统,包括:视频监控模块,依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对应的前端监控设备;电子督学模块,依据电子督学模块中对应监控设备采集的第一视频数据和拾音器采集的音频数据完成对课堂情况的全程记录;出入口管理模块,依据出入口管理模块中对应监控设备采集的第二视频数据对出入口的人员进行管控;周界防范模块,依据周界防范模块中采集的第三视频数据对校园中的指定位置进行防范;可视化报警模块,通过可视化方式将报警区域的实时情况进行反馈;数据处理模块,处理视频监控模块、电子督学模块、出入口管理模块、周界防范模块、可视化报警模块中的对应数据。上述系统,通过信息处理模块将上述数据集成,避免了信息孤岛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校园安防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校园安防系统虽已经建成部分,但是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不足和挑战,各个区域的监控管理相对独立,出现了信息孤岛现象,并且监控画面不够清晰、智能化不够、系统稳定性低、出入校园人员不能有效管理、校园内发生的紧急事件不能有效而及时的预警与处理。
针对上述问题,导致了校园安防存在很大漏洞,使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亟需提供一种校园安防系统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校园安防系统,用以解决各个区域的监控管理相对独立,出现了信息孤岛现象,并且监控画面不够清晰、智能化不够、系统稳定性低、出入校园人员不能有效管理、校园内发生的紧急事件不能有效而及时的预警与处理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校园安防系统,包括:视频监控模块、电子督学模块、出入口管理模块、周界防范模块、可视化报警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电子督学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电子督学模块中对应监控设备采集的第一视频数据和拾音器采集的音频数据完成对课堂情况的全程记录;
所述出入口管理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出入口管理模块中对应监控设备采集的第二视频数据对出入口的人员进行管控;
所述周界防范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周界防范模块中采集的第三视频数据对校园中的指定位置进行防范;
所述可视化报警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报警指令的情况下,通过可视化方式将报警区域的实时情况进行反馈;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所述视频监控模块、所述电子督学模块、所述出入口管理模块、所述周界防范模块、所述可视化报警模块中的对应数据。
上述的系统,可选的,所述视频监控模块包括:枪球联动单元和全景监控单元,其中,
所述枪球联动监控单元,用于采用枪型摄像机和球型摄像机共同监控对应的区域;
所述全景监控单元,用于通过AR云镜系统,对校园中各个区域进行监控。
上述的系统,可选的,所述视频监控模块还包括:人流统计单元,其中,所述人流统计单元,用于对对应区域的人流进行统计。
上述的系统,可选的,所述视频监控模块还包括:人脸抓拍单元,其中,所述人脸抓拍单元,用于对对应区域的人脸进行抓拍。
上述的系统,可选的,还包括:人脸轨迹模块,其中,
所述人脸轨迹模块,用于对人脸抓拍单元拍摄的目标对象的人脸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活动轨迹。
上述的系统,可选的,所述电子督学模块包括摄像机和拾音器,其中,
所述摄像机,用于采集所述第一视频数据;
所述拾音器,用于采集与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对应的音频数据。
上述的系统,可选的,可视化报警模块包括:报警柱报警单元、报警箱报警单元和报警盒报警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联海创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疆联海创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86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吡喹酮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竹材与混凝土结合的墙板及其建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