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车交互的LSTM神经网络行人轨迹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18564.6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1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连静;王欣然;李琳辉;周雅夫;周彬;杨曰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246 | 分类号: | G06T7/246;G06T7/207;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洪福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交互 lstm 神经网络 行人 轨迹 预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人车交互的LSTM神经网络行人轨迹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构建人车交互的LSTM神经网络
所述的人车交互的LSTM神经网络包括行人轨迹输入、车辆轨迹输入、4个LSTM层和预测轨迹层,所述的4个LSTM层分别为LSTM层A、LSTM层B、LSTM层C和LSTM层D,所述的LSTM层A、LSTM层B、LSTM层C的输出端链接后输入到LSTM层D;所述的LSTM层A的输入端接收行人轨迹输入,所述的LSTM层B的输入端经人-人交互栅格地图连接收行人轨迹输入,所述的LSTM层C的输入端经方向权重计算模块和人-车交互栅格地图接收车辆轨迹输入,所述的LSTM层D的输出端为预测到的轨迹;
所述的LSTM层A对行人轨迹输入进行编码;
所述的LSTM层B对符合人-人交互栅格地图位置条件的行人轨迹输入进行编码;
所述的LSTM层C对方向权重计算模块的输出进行编码,所述的方向权重计算模块对符合人-车交互栅格地图位置条件的车辆轨迹输入进行编码;
所述的LSTM层D对LSTM层A、LSTM层B和LSTM层C链接后的输出进行解码和计算,得到预测的行人轨迹;
B、建立多层神经网络的输入
B1、输入当前行人轨迹
行人行走过程中,若没有其他障碍物阻挡,会沿原来的运动方向一直前进,若遇到其他车辆或行人,会修正自己的运动轨迹,这种修正行为最直观的体现在行人的前进的方向和速度上;行人会依据周边环境,修正自己的方向和速度,进而改变自己未来的轨迹;因此,在行人轨迹预测问题中,使用行人的前进方向和速度作为当前行人轨迹的输入变量;
首先假定每个场景中的行人以当前场景为标准坐标系,定义每个时刻的所有行人坐标,时间以帧为单位;将一段行人时间序列分为观察帧和预测帧,取t~t+obs为观察帧,t+obs+1~t+obs+pred为预测帧,其中obs、pred分别为观察帧和预测帧的长度,单位为帧数,则预测问题变成分段预测问题,其输入数据是行人在过去一段时间、每一帧相对于上一帧行人的转向角和行人的速度;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是观察帧序列中的行人i位置,是观察帧序列中行人i的速度,是t时刻行人i在x轴方向的速度,单位为m/s;是t时刻行人i在y轴方向的速度,单位为m/s;是观察帧序列中,行人i的方向角,单位为rad;是行人i的输入序列,是行人i的输出序列;
其中分别为第i个行人在第t时刻的x、y坐标;将输入值输入到步骤A中的LSTM层A,输出为:
其中是LSTM层A的输出,W1是LSTM层A的权重;
B2、输入人-人交互信息
建立扇形栅格地图的方式来衡量当前预测行人周围的行人状况,以当前行人为圆心,r为半径的扇形区域为人-人社交感兴趣区域,在这个区域中的行人称为当前行人的“邻居”,将扇形区域划分为a×b个网格,构成栅格地图;将栅格地图写成a×b的矩阵的形式,不同网格之内的行人的数量构成a×b的矩阵中的元素,如下式所示:
其中,1ab(·)是判定邻居行人j是否在感兴趣区域中网格(a,b)上的判别函数;若在网格(a,b)中则为1;N是半径为r的扇形感兴趣区域,是预测行人i与邻居行人j之间的欧氏距离,是被预测行人i与邻居行人j位置连线与扇形左侧边的夹角;
将作为输入,输入到步骤A中建立的LSTM层B中,则输出为:
是行人i在时刻t的LSTM层B的输出,W2是LSTM层B的权重;
B3、输入人-车交互信息
建立圆形的栅格地图来表达车辆与行人交互的邻域,以当前行人为圆心R为半径,在圆形区域内的车辆为行人关注的车辆,将圆形地图分为m×n大小的四个网格,构建行人对车辆的地图矩阵如下:
其中,1mn(·)是判定车辆j是否在感兴趣区域中网格(m,n)上的判别函数;若在网格(m,n)中则为1;N是半径为R的圆形兴趣区域,是车辆j在t时刻的横纵坐标;
由于车辆行驶方向相对固定,行人往往更关注于即将与自己相撞的车辆,若车辆与行人相对而行,行人大概率会修正自己的轨迹以避让或加速前进,若车辆与行人背道而行,车辆的运动状态对行人的影响相对较小;为了量化行人与车辆的方向对行人轨迹的影响,设计方向注意系数fti,j来计算栅格地图上各点的权重:
其中分别是t、t-1时刻被预测行人i与车辆j之间的距离,c是校准方向系数;
因此,人-车交互输入Vti(m,n)为:
其中,是在t时刻、第i个行人对车辆的地图构建的矩阵,αmn(m,n)用来判断第j个车辆是否在构建的地图内;因此步骤A中LSTM层C的输出为:
是行人i在t时刻的LSTM层C的输出,W3是LSTM层C的权重;
C、建立人车交互的LSTM神经网络的输出
将步骤B中LSTM层A、LSTM层B和LSTM层C的三个输出链接到一起输入到LSTM层D中,输出预测的行人轨迹,如下式所示:
其中表示链接运算符,是LTSM层D的输入,rti是LTSM层D的输出,W4是LTSM层D的权重;是最终预测到的行人轨迹坐标,Wo,bo分别是LTSM层D的权重和偏移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856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身份信息验证方法、装置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