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螯合肥及其制备方法和芹菜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8525.6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8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林;颜学芳;张志业;张利华;曹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郑旭;武森涛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鳌山卫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芹菜 专用肥 | ||
本发明涉及螯合肥及其制备方法和芹菜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肥料制备领域。螯合肥的制备方法,将啤酒发酵废弃物、尿素、钾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按重量比300:8‑20:10‑30:0.5‑20混匀,在20‑60℃下螯合10‑180min,得到螯合肥。本发明采用啤酒发酵废弃物制得的螯合肥,方法简单、螯合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螯合肥及其制备方法和芹菜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肥料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啤酒的酿造以谷物为主要生产原料,在经历一系列发酵过程后,产生了啤酒废弃物。啤酒废弃物中含有微生物,以及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和淀粉等营养物质。我国啤酒的产销量已经连续数年位居世界第一,啤酒废弃物大约占啤酒生产量的四分之一,随着啤酒行业的迅猛发展,啤酒废弃物也将逐年增加,这部分废弃物不加以合理利用,必将对环境和工业发展产生严重后果。
为了充分利用啤酒废弃物,人们开始寻找啤酒废弃物的利用方法。目前,啤酒废弃物较常应用在食品、饲料、植物肥料领域。
而在将啤酒发酵废弃物用在植物肥料领域,通常的利用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由于啤酒发酵废弃物中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因此,可以直接将啤酒发酵废弃物,与多种植物所需的常量和微量元素混合,制得含有啤酒发酵废弃物的植物肥料。比如CN108840769A《一种花卉肥料》公开了一种花卉肥料:将硝酸铵7-15重量份、磷酸钙5-10重量份、氯化钾5-10重量份、菜籽饼10-20重量份、啤酒糟8-16重量份和秸秆粉4-12重量份混合在一起,制得花卉肥料;CN109665887A《一种增加土壤肥力的白萝卜种植用有机肥料》公开了一种肥料,它由如下重量份混合组成:家禽粪便40-50份、蚯蚓粪便15-20份、尿素7-9份、生石灰5-8份、鸡蛋壳5-6份、啤酒糟2-3份、钼酸铵2-3份、谷壳粉1-2-份、磷酸钾1-2份、沸石粉1-2份、食品胶0.5-1份、元明粉0.5-1份、食用菌渣0.5-1份、木灰份0.5-1份和余量水。
但是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肥料,施用后,肥料中的常量元素、中微量元素利用率均偏低,并不能对各种营养元素进行有效利用。
第二种:由于啤酒发酵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而蛋白质降解后得到的氨基酸不仅对植物有独特的生理作用,且氨基酸可以螯合微量元素,提高中微量元素的利用率。因此,现有技术通常将啤酒发酵废弃物降解为氨基酸(包括酸解法、酶解法等),再将氨基酸应用于各种植物肥料中。比如CN1312238A《氨基酸螯合肥生产新工艺》公开了一种氨基酸螯合肥的生产方法:其主要步骤为先将啤酒泥进行酶解得到氨基酸液,再与矿物元素进行螯合,得到氨基酸螯合肥。
但是第二种方法,需要将啤酒发酵废弃物降解为氨基酸,操作较为复杂;降解蛋白质通常需要固液分离,利用废液制得氨基酸,而啤酒发酵渣得不到良好的利用;另外,蛋白质降解所使用的酶价格较高,造成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法简单的利用啤酒发酵废弃物制备螯合肥的方法。
螯合肥的制备方法,将啤酒发酵废弃物、尿素、钾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按重量比300:8-20:10-30:0.5-20混匀,在20-60℃下螯合10-180min,得到螯合肥。
优选的,所述中微量元素肥为Zn肥、Mg肥、Mn肥、Cu肥、Fe肥和B肥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Zn肥为硫酸锌、硝酸锌和氯化锌中的至少一种;所述Mg肥为硫酸镁、硝酸镁、磷酸二氢镁、磷酸氢镁和氯化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Mn肥为硫酸锰、硝酸锰和氯化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Cu肥为硫酸铜、硝酸铜和氯化铜中的至少一种;所述Fe肥为硫酸亚铁、硝酸铁和氯化亚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B肥为硼砂和硼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钾肥为氯化钾和硫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螯合肥。
螯合肥,采用所述的螯合肥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未经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85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