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性能不溶性硫磺生产系统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418311.9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0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贠莹;廖昌建;王海波;孟凡飞;戴金玲;朴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1B17/12 | 分类号: | C01B17/12;C01B1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 不溶性 硫磺 生产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高性能不溶性硫磺生产系统,所述生产系统包括聚合釜、急冷塔、带式过滤器、洗涤过滤器及干燥器;所述聚合釜出料口经管线与急冷塔进料口连通,急冷塔出料口通过管线经出料泵与带式过滤器进料口连接;所述带式过滤器的液体出口与洗涤过滤器进料口连通,带式过滤器的固体出口连接至急冷塔固体进料口,洗涤过滤器出料经管线与干燥器进料口连接;
所述急冷塔的壳体采用分段结构,壳体上段为直筒结构,壳体下段采用扩径结构,下段的直径大于上段的直径,上段与下段之间设置圆台形过渡段;
所述急冷塔的壳体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进料淬冷段、物料分离段、物料循环段和出料段;
所述进料淬冷段位于壳体上段,进料淬冷段内设置有进料分布器和淬冷液分布器;物料分离段、物料循环段和出料段位于壳体下段;物料分离段内设有物料导流板,物料循环段内设有循环内筒、循环导流板及循环液分布头,出料段内设置有出料管,出料段为倒锥形结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急冷塔上段设有溶剂进口、淬冷剂进口,溶剂进口与进料溶剂管道连接,淬冷剂进口与淬冷剂管线连接;圆台形过渡段设有液体循环进出口和固体入口,下段设有液体循环进口和出料口,液体循环出口通过管线经过冷却器同时与循环泵和剪切泵的进口连通,循环泵和剪切泵出口通过三通同时与液体循环进口连通,固体出口与带式过滤器固体出口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导流板下端距与循环导流板上端的距离为循环内筒的直径。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段、下段为圆筒结构。
5.按照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内筒为圆筒结构,循环内筒的直径为壳体下段直径的0.4~0.8倍。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导流板为倒锥形结构,循环导流板为锥形结构,锥形结构或倒锥形结构的高为其长半径的0.7~1.4倍。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导流板的长半径边缘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循环导流板的短半径与循环内筒半径一致,循环导流板的短半径边缘与循环内筒上端固定连接。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导流板的短半径为循环内筒半径的0.5~0.9倍,所述循环导流板的长半径为壳体半径的0.5~0.9倍。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分布器包括进料管和耙式分布管,进料管与耙式分布管相通;所述耙式分布管包括固定管和旋转管,固定管位于旋转管内部,固定管的外径与旋转管的内径一致;所述的固定管的轴向方向上开设有一条物料出口通道;所述旋转管的轴向方向均布开设若干列带孔条缝。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淬冷剂分布器包括进料管和耙式分布管,进料管与耙式分布管相通;所述耙式分布管包括固定管和旋转管,固定管在旋转管内,固定管的外径与旋转管的内径一致;所述固定管的轴向方向上开设淬冷剂出口通道,淬冷剂出口通道的方向位于固定管的底部;所述旋转管的轴向方向上均布开设若干条缝,旋转管的条缝一侧设置有刮片。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淬冷剂出口通道为开有贯穿孔的条缝。
12.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分布器的旋转管、淬冷剂分布器的旋转管通过齿轮或皮带分别与驱动装置连接,用于驱动旋转管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831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反馈模组及触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水合物法分离混合气的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