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阻隔防渗漏流延聚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8059.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7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巧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鑫顺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23/14;C08K9/00;C08K3/04;C08K3/26;C08K3/36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永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0 | 代理人: | 陈晓良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隔 渗漏 聚丙烯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阻隔防渗漏流延聚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母料的步骤和混合吹膜的步骤,具体如下:步骤(1)、制备母粒:将表面改性石墨烯分散液和共聚PP粉料按质量比为0.8~0.9:1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混合,之后干燥,最后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挤出造粒,获得可制备高阻隔性流延聚丙烯薄膜的母粒;步骤(2)、混合吹膜。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巧妙,先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成聚丙烯薄膜母粒,让石墨烯均向排列,形成迷宫状回路结构,使得制成的CPP膜的气、液阻隔性大大提高,然后将聚丙烯母粒与无机纳米粒子经过二次熔融混合挤出,使纳米粒子均匀分布于聚丙烯材料内部,进一步提高了薄膜材料的阻隔防渗透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阻隔防渗漏流延聚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是一种无毒、无臭、无味的乳白色高结晶聚合物,是目前所有塑料中最轻的品种之一。流延聚丙烯(CPP)薄膜是一种通过熔体流延骤冷生产的非定向、无拉伸的平挤薄膜,其具有良好的热封性、防潮、耐油、厚度均匀等特性,在世界包装材料市场中,一直呈现 持续上升的态势。但对于很多产品要求外包装膜需有优异的阻隔性能、防渗透等要求,传统的聚丙烯它本身也存在着如耐热性差、渗透阻隔性差、韧性较差等一些缺陷,对于一些肉制品、冷冻类等食品,其软包装要求有较高的阻隔性,来延长对食品的保鲜等作用;对于农药制品的包装需要高阻隔性薄膜,防止其有效成分挥发;锂电池软包装材料也要用高阻隔性防渗漏聚丙烯膜对电解液进行包裹隔绝,以延长使用寿命,增加安全性。人们对于CPP膜在阻隔性能上的高需求,促使现有CPP行业急需找到一种具备高阻隔性的聚丙烯用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阻隔防渗漏流延聚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高阻隔防渗漏流延聚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母料的步骤和混合吹膜的步骤,具体如下:
步骤(1)、制备母粒:将表面改性石墨烯分散液和共聚PP粉料按质量比为0 .8~0.9:1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混合,之后干燥,最后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挤出造粒,获得可制备高阻隔性流延聚丙烯薄膜的母粒;
步骤(2)、混合吹膜:1)将步骤(1)得到的母粒与纳米颗粒在搅拌机内混合均匀,将混合均匀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所述纳米颗粒占混合料的总质量配比为 5-10%;2)冷却、切料、烘干;3)将改性聚丙烯粒料在挤出机内二次挤出、冷却、切料、烘干;4)将聚丙烯二次混合粒料在吹塑机内进行吹塑成膜。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所述共聚PP粉料粒径为8~18μm,重均分子量为30~35万。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所述表面改性石墨烯分散液的浓度为30~50mg/ml,所述表面改性石墨烯分散液中石墨烯的片径为100nm~5μm,石墨烯的层数为6~7层。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所述表面改性石墨烯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石墨烯分散于乙醇中,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表面改性剂,之后于25℃进行砂磨处理3~9h,得到表面改性石墨烯分散液。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所述高速混合机的搅拌速度为1500~2100rpm,混合时间为8~9min。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45~55℃,时间为24~36min。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段温度为210~220℃,模口温度为 200~210℃,螺杆转速为180~220rpm。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所述纳米颗粒为纳米碳酸钙、纳米石墨烯、纳米二氧化硅、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鑫顺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鑫顺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80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