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17939.7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1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凯强;杨超;韩照明;杨国兴;王晨;周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1/56 | 分类号: | C02F1/56;C08J3/24;C08L51/02;C08L7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絮凝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絮凝剂,所述絮凝剂包括淀粉结构单元、两性离子单体结构单元、聚醚结构单元和交联剂结构单元;所述絮凝剂的结构式如式(1)下:
(1)
其中:A表示两性离子单体结构单元,其结构式为式(2-1)、式(2-2)、式(2-3)和式(2-4)中的任一种;
(2-1),其中m’为3或4;
(2-2)
(2-3)
(2-4);
其中x:y=(1~4):1,x+y=400~1200;n为2~10;R为H或甲基;m为1~3;M为三价以上金属离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剂,其特征在于:M是Fe、Al、Zr、Cr、Ti中的一种或几种。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剂,其特征在于:M是Fe和/或Al。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剂,其特征在于:絮凝剂分子量为50000~400000,粘度为30~300mpa.s。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淀粉结构单元中的淀粉是玉米淀粉、藕淀粉、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红薯淀粉、麦类淀粉、菱角淀粉、绿豆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淀粉结构单元中的淀粉是玉米淀粉或马铃薯淀粉。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剂,其特征在于:交联剂结构单元中的交联剂是环氧氯丙烷、环氧溴丙烷、环氧氯丁烷、环氧溴丁烷、环氧氯戊烷、环氧溴戊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剂,其特征在于:交联剂结构单元中的交联剂是环氧氯丙烷。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剂,其特征在于:两性离子单体结构单元中的两性离子单体为N-甲基二烯丙基丙磺酸盐、N-甲基二烯丙基丁磺酸盐、N,N-二甲基烯丙基胺丙磺酸盐、4-乙烯基吡啶丙磺酸盐、甲基丙烯酰氧乙基- N, N-二甲基丙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剂,其特征在于:聚醚是由直链胺和环醚反应得到,其结构式如下:
其中,x’为0~4,y’为2~7;R’、R’’、R’’’为H和/或,且R’、R’’、R’’’至少有一个为,R为H或甲基。
11.一种权利要求1-1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絮凝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1)将两性离子接枝共聚改性淀粉、聚醚和水混合,混合均匀后滴加交联剂进行交联反应;
(2)将步骤(1)得到的交联物和无机盐溶液进行缔合反应,得到絮凝剂。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两性离子接枝共聚改性淀粉为N-甲基二烯丙基丙磺酸盐接枝共聚改性淀粉、N,N-二甲基烯丙基胺丙磺酸盐接枝共聚改性淀粉、4-乙烯基吡啶丙磺酸盐接枝共聚改性淀粉、N-甲基二烯丙基丁磺酸盐接枝共聚改性淀粉、甲基丙烯酰氧乙基-N,N-二甲基丙磺酸盐接枝共聚改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13.按照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两性离子接枝共聚改性淀粉为N-甲基二烯丙基丙磺酸盐接枝共聚改性淀粉或N-甲基二烯丙基丁磺酸盐接枝共聚改性淀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793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