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残剩油墨过度乳化和形成残渣的包装盒印刷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417571.4 | 申请日: | 201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5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粤隆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M1/26 | 分类号: | B41M1/26;C09D11/03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张加宽 |
| 地址: | 233400 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残剩 油墨 过度 乳化 形成 残渣 包装 印刷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残剩油墨过度乳化和形成残渣的包装盒印刷工艺,涉及印刷工艺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残剩油墨的再生;(2)印版滚筒的加热;(3)包装盒印刷;(4)墨层烘干。本发明通过对残剩油墨的再生,快速实现残剩油墨的合理利用,避免废弃残剩油墨导致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问题;并通过对印版滚筒的加热来减弱残剩油墨的乳化,再通过再生残剩油墨的配合使用来进一步防止残剩油墨的过度乳化和残渣的形成,从而保证包装盒上图文的印刷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残剩油墨过度乳化和形成残渣的包装盒印刷工艺。
背景技术:
在印刷工艺中,油墨轻微的乳化是胶印顺利进行所必需的,但过度乳化又会影响印刷质量。在印版表面不起脏的前提下,必须尽量减小油墨的乳化程度,因为过度乳化会造成油墨透明度下降,尤其对彩色印刷来说会影响三原色网点的减色混合而使色彩不能正确还原。
油墨的残剩是难以避免的,在残剩油墨中通常含有大量的油墨皮和颗粒状残渣以及部分的润版液,并且往往伴随着严重的油墨乳化,这些残剩油墨扔了可惜,再用又不如新油墨好用。多数厂家为了保证印刷质量、降低次品率、避免增加工艺成本,不得已将残剩油墨废弃,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本发明从包装盒的印刷工艺入手,防止残剩油墨使用时出现过度乳化和形成残渣的现象,从而包装印刷质量以及避免残剩油墨废弃后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残剩油墨过度乳化和形成残渣的包装盒印刷工艺,不仅实现了残剩油墨的合理利用,并能保证包装盒的印刷质量。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止残剩油墨过度乳化和形成残渣的包装盒印刷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残剩油墨的再生:向残剩油墨中加入抗乳化剂,充分混合;
(2)印版滚筒的加热:利用热风对印版滚筒进行加热;
(3)包装盒印刷:采用再生的残剩油墨对印版滚筒连续供墨,通过印版滚筒在包装盒上印刷图文;
(4)墨层烘干:利用热风对包装盒上的墨层进行烘干。
所述抗乳化剂的用量为残剩油墨质量的0.1-2%。
所述抗乳化剂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
所述加热的热风温度为40-55℃。
所述烘干的热风温度为50-65℃。
以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作为抗乳化剂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油墨的乳化值,但由于该抗乳化剂只有少部分吸附于颜料的表面,大部分在油墨中处于游离状态,因此对油墨乳化值的降低效果有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两种技术方案,一种是与抗乳化剂一同加入附着助剂,另一种是自制新型抗乳化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止残剩油墨过度乳化和形成残渣的包装盒印刷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残剩油墨的再生:向残剩油墨中加入抗乳化剂和附着助剂,充分混合;
(2)印版滚筒的加热:利用热风对印版滚筒进行加热;
(3)包装盒印刷:采用再生的残剩油墨对印版滚筒连续供墨,通过印版滚筒在包装盒上印刷图文;
(4)墨层烘干:利用热风对包装盒上的墨层进行烘干。
所述抗乳化剂的用量为残剩油墨质量的0.1-2%,附着助剂的用量为残剩油墨质量的0.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粤隆印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粤隆印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75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检测用密封同步带模组





